3)第126章:今日无更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及人种之劣等。

  这种情况下,你还老怀疑,就动摇国之根本了。

  甚至,到了后面,还有人以讹传讹,说顾颉刚认为大禹是条虫。

  天地良心,顾颉刚引《说文》的“禹,虫也,从禸,象形”以及“禸,兽足蹂地也。”两段,疑禹本是古代神话里的动物。其实他只是说与虫有关,并没认为大禹就是条虫。这本是图腾社会里常有的事,不足奇怪。

  结果就被断章取义,大肆宣传。

  那么是谁率先黑顾颉刚的?

  有传闻是陈立夫屡在演讲里说:“顾颉刚说大禹王是一条虫呢!”

  那么陈立夫为啥黑顾颉刚?

  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反正疑古学派,遭人黑的事情不在少数。

  毕竟在当年,他们学术观点跟当时的国情有些格格不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山先生根据清末民初学者研究的结果,提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

  五千年从哪里算的?

  就是从黄帝纪年开始算。

  还把黄帝认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而,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恰巧就是梁启超先生率先提出来的。

  然而,当时,有不少的学者接受西方研究方法的影响,认为中国历史是从西周开始。

  好家伙,这样一来,就把中国西周以前的历史给抹去了。

  这可能吗?

  自然是不可能。

  这部分历史,在殷墟的发掘成果公布以后,就不攻自破。

  毕竟甲骨文的存在,已经明确证明商代的存在,表明中国历史还可以提早。

  不过殷墟终究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夏文化的存在。

  而顾颉刚引用古文,说大禹可能是条虫,但这位老爷子也没有否认夏的存在。

  然而,邹衡先生为啥偏偏去纠结这些啊?

  他的课堂上为啥要讲述这些。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上的就是商周考古。

  而商周考古就是在研究这些课题。

  毕竟,57年北大考古专业还把商周考古放在中国历史考古课程上讲述。

  既然提到殷墟,提到甲骨文。

  邹先生自然而然,也不会只提顾颉刚,他还提到郭沫若郭老。

  “我当年转入史学系读书的时候,向达先生就向我推荐郭沫若先生的诸多著作,这些著作对我有着极大的影响,我甚至花了一年时间,死啃郭沫若先生的《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等学术著作,才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甲骨文和金文有关的知识。当然,以我的甲骨文功底,很能在短短的一年内全部读懂这些学术著作,但是我仍然从中发现他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有三大难题没解决,致使他终身遗憾。”

  说到这里,邹先生问台下众人,“大家有人读过郭老的书吗?比如他的这些甲骨文作品。”

  又是一次集体不约而同的摇头。

  邹先生也不意外,“你们往后可以读一读的,比如苏亦,他年纪轻轻,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