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章 奇怪的高氏_顾玖谢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管是呵斥谢二郎的谨慎,还是劝导谢湛的遣词,像个知书达理,有见识的人。

  谢家人善良豁达,兄友弟恭,三个媳妇虽没多大见识,却也良善知礼,说明高氏教育孩子和治家很有一套。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窝在穷乡僻壤了?

  天眼看要完全黑了,这时候打不远处走来两个人。

  看他们来的方向,距离槐树村民不远,像是早早就在那边了。

  来人没走近就开始打招呼,“可是槐树村的?谢村长在不在?”

  谢大郎站起来,迎了几步,“是陆师傅啊,您二位也来了?”

  来人身材十分高大健壮,肩膀厚实,像座小铁塔一样,身边还带着一名少年人。

  两人都穿着深色短打,肩上各背着小山一样的行李,手中还各拎了跟铁棍,铁棍一头磨得尖尖的,像根铁矛。

  高氏眼力不行,眯缝着眼看了半天也没看清。

  谢大郎解释道:“是镇上铁匠铺子的陆师傅和他儿子。”

  高氏起身迎了两步,庆幸的道:“幸亏陆兄弟也来了,快过来坐。”

  陆铁匠和大家见了礼,双方坐下来说话。

  原来陆家父子也是觉得陵山不保险,选择了来仙居山。只不过他们父子两人,路上不用迁就别人,脚程快,先他们一步到了。刚一直在不远处歇脚,看到他们,才过来打招呼。

  陆家父子在镇上好些年了,人品靠得住,谢大郎就邀请父子两人和他们作伴。

  吃完干粮,天色渐渐暗下去,村民们就准备睡觉了。

  大家在附近割了些艾草,围着人堆成几堆,点燃了熏蚊子。顾玖看到了,心想进了林子后蚊子肯定很多,还得找点草药做些清凉油或着风油精什么的,不然蚊子还不把人吃了。

  谢大郎让老弱妇孺都集中在中间,青壮们包括陆家父子都在外边围成一圈。

  又靠近谢湛和谢五郎,小声叮嘱他们:“你们两个功夫好,也机灵,今晚就轮流守夜,小心大胡村的人,夜里警醒点。”

  顾玖好奇,凑过去小声问:“谢湛,为什么要小心大胡村的人?”

  谢湛把她小脑袋扒拉开,“小孩子别问太多。”

  顾玖瞪他。

  高氏挨着顾玖,摸摸她:“大胡村风气不好,村里都是偷鸡摸狗的混子,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咱们得防着他们。”

  顾玖点点头,大水下来那会儿,他们可是把老弱都抛下了,那里面可是有他们的父母妻儿。粮食他们没舍得扔,却把亲人都扔了。可见都是些自私自利,心肠歹毒的人。

  谢湛和谢五郎都点头表示明白,值夜的时候会注意大胡村的人。

  这晚顾玖和高氏也是睡地上的。

  驴车没办法上山,洪水下来的时候,谢二郎就把车子卸了扔下,好在动物对危险有本能的感知,那头驴紧跟着大马,颠儿颠儿自己跑上山了。

  睡了一夜,也许是都太累,大胡村的人也没有作妖。

  休息了一晚上,大家精神都回来了,谢大郎让大家做些热饭,吃饱了准备继续赶路。

  孙氏自打昨日看到洪水就一直魂不守舍,徐氏问她,孙氏说担心娘家人。

  谢家的三个媳妇,张氏娘家就是槐树村的,一同来了仙居山;徐氏是县里镖局徐镖头的女儿,镖局马多车多,肯定能在三日内逃出去,她不担心。

  就是孙氏娘家在大石洼村,离五陵县近,她担心娘家人也选择去陵山。看这洪水的势头,去了陵山,铁定九死一生。

  谢三郎手里拿着木块,不知道在雕刻什么,看他媳妇担心,就劝了一句:“大石洼村靠西边,只要脚程够快,应该能到黄石县的孔山。”

  槐树村三日内到不了孔山,大石洼村离得近些,勉强能到。

  孙氏听了,稍稍缓解了点焦虑之情。

  谢三郎话很少,这是顾玖第一次听他说这么长的话。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