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 文官和皇权_想拯救大明但系统却让我做吉祥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是凭的他的血脉。

  但如果是按照杨廷和的意见,嘉靖认明孝宗为父,以武宗的亲弟弟的身份入继大统,那么他能够成为皇帝,就是因为他由小宗改为大宗,被挑选入武宗一脉。

  而是谁挑选他入武宗这一脉的呢?答案不言自明,是杨廷和为首的内阁。

  只要嘉靖点头,同意了杨廷和的意思。那么原本按照宗法制顺理成章的事情,就变成了杨廷和的从龙之功了。

  到那时,杨廷和的地位将会固若金汤,而年幼的嘉靖,至少在杨廷和致仕之前,都只能充当一个傀儡。毕竟你自己都承认了,你的皇位是人家给你争取来的。

  可让杨廷和没想到的是,年仅十四周岁的嘉靖帝,非常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阴谋。并且一步一步地,用高超的政治手腕将杨廷和及其党羽赶出了朝堂,从而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而万历国本之争,则是说的万历朝立长子朱常洛还是立幼子朱常洵为太子一事。万历欲立自己宠爱的郑贵妃之子朱常洵,而满朝大臣都主张立长子朱常洛。

  这件事的本身对错暂且不提,但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君臣关系降至冰点。这件事的背后,依然是士大夫集团和皇权之间的斗争。

  大礼议和国本之争的结果是嘉靖胜而万历败,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大明中后期士大夫集团的权力逐渐强化,而皇权逐渐衰落的过程。

  然而,哪怕是皇权获胜的大礼议,其过程也持续了长达数年,更别提经历数十年争斗的国本之争了。在御营这件事上,朱由检当然是绝不容许文官插手哪怕一分一毫。

  但如果事情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的斗争的话。那这个结果是如今的大明绝对承受不起的。

  本身就已经是病入膏肓,只差一口气就上西天的大明,再也经不起丝毫的折腾了。

  可是,朱由检自问没有嘉靖的聪明绝顶,也没有万历怠政的底气和时间。要他和这帮子早就在官场混成了人精的士大夫斗,根本不是对手。

  思来想去,朱由检最终还是从一位伟人那里得到了启发,那就是另起炉灶。

  既然在文官们打造的这个朝堂体系里我斗不过你们,那我就干脆另外搞一套体系好了。不跟你们玩儿了还不行?

  说白了,为什么文官能有今天的地位甚至理论上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皇帝们居然奈何不了他们?

  不是因为文官多厉害,而是因为皇帝们离不开文官。除了开国之君和极少数“卷王”皇帝之外,大多数的皇帝都只是普通人而已,和每一个老百姓一样,都是希望自己的人生少一点劳苦,多一点快乐。而且还有那么大的一个后宫,那自然是无心上班了。

  这也就造成了,皇帝必然需要一个庞大的群体来协助他治国理政,分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