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0章 羞愧的高胡子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也是一条鞭法最大的漏洞所在。

  “靠着银行是没有覆盖天下的,臣以为还必须建立保护价格,征收粮食。”

  隆庆眼前一亮,“先生请讲。”

  “是这样的,假定某年田赋收入为一千万两,其中有六成是征收白银,四成征收粮食。朝廷就可以用市场价格的一半,低价征粮,抵充田赋,百姓可以自由选择纳银,还是纳粮,如此一来,就把奸商盘剥百姓的路子给堵死了。另外朝廷手里还多了大量的粮食,可以用来支付军用,平抑物价,可谓是一举两得。”

  隆庆听完,突然大叫着:“滕祥,李芳,冯保,你们都给朕过来。”

  几个太监撒腿跑过来,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慌忙趴在地上。隆庆在地上转了两圈,指着滕祥说道:“你就是银行的掌柜的,李芳,你是农民,冯保,你,你就是地方官吏。”

  三个大太监一听,都懵了,李芳鼻涕一把泪一把,“皇爷啊,奴婢没犯什么错啊,您老不能把奴婢赶走啊,奴婢离了皇爷,连狗都不如啊!”

  冯保也吓得体似晒糠,不停偷看唐毅,心说别是这位进了什么谗言吧?

  倒是滕祥,他怕了一半,很快反应过来,试着问道:“皇爷,是不是要像金殿上那样,沙,沙盘推演一下?”

  隆庆点头,三个大太监这才长出一口气,心从嗓子眼落到了肚子里。

  唐毅介绍了自己的设想之后,推演就开始了。首先隆庆发号施令,假定所有赋税徭役加起来一百两,都要从李芳身上出,他只能拿出二十两银子,其余八十两都要想别的办法。他要是在相对发达的地方,直接找滕祥借钱,年息二分,到时候需要还九十六两,而春天的粮价,要比起秋天普遍高三到四成。

  也就是说,李芳可以等到粮价稳定的时候,在卖出粮食,避免急于出售,谷贱伤农。

  如此计算下来,农民几乎没什么损失,银行能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至于朝廷,征收到了银两,十分方便。

  再换一种情况,李芳是偏远的地方,没有银行,只有地主可以借“印子钱”,“驴打滚儿”,利息高得吓人,如果朝廷继续征收银两,他被逼着借了八十两,几个月之后,利滚利,就算是卖儿卖女,也还不上借款,要么被逼死,要么就变成流民……弄得李芳不停擦冷汗。

  隆庆也是心惊肉跳,果然,要是按照张居正的主张,像李芳这般的可怜农民,绝对不会少。

  到时候官逼民反,上了梁山,绝非朝廷之福啊!

  想到这里,隆庆对张居正的评价也不由得低了三分。

  那按照唐毅的办法来呢?

  李芳有两个选择,可以纳粮,也可以纳银,他先交纳二十两银子,剩下八十两用粮食抵充,这时候朝廷需要根据各省的情况,每一省选择五个不同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