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有与没有_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普通人,乃至一些自诩精通国际关系的媒体评论员与印度结盟,就得让印度在经济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取代中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使印度更加重视与日本的关系,有足够的勇气与中国对抗。。。

  这是最浅显的道理,也是最不可能达到的目的。

  日本与印度一样,属于“外向型”经济体,既严重依赖进口资源,又迫切需要出口市场。要想取代中国,就得消化印度的初级工业产品,对日本来说,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首先日本拥有规模庞大的初级工业,如果大量进口印度产品,将导致数以百万计的日本工人失业;其次日本的市场规模与国内消费能力远不如中国,能够消化的进口产品非常有限;第三日本无法取代中国在印度外贸体系中的地位,无法向印度提供包括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等电动商品在内的高端工业产品。

  受这3个因素影响,日本永远不可能在经济领域取代中国。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会发现,印度在经济上依赖中国市场,实际上是在技术与产业结构上存在的严重缺,陷导致印度在经济上必须依赖某个“市场经济体”,不得不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从而在政治上避免与中国对抗。

  回顾中国与日的发展过程就能发现,这种情况几乎在每个国家都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完全依附美国,除了日本是战败国、被美军占领之外,与日本在战后的产业结构缺陷存在密切关系。

  直到20纪9代,建立起完善的国家业体系高端领域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后,日本经济才从根本上摆脱美国,获得了相对独立与重要的国际地位。

  中国也不例外。进行产业结调整之前,中国一直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往往在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回避态度,甚至容忍美国在周边地区建立战略封锁网。直到“电力革命”爆发、利用领先其他国家的电力技术进入国际高端制造业领域、打破西方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垄断之后,中国才真正登上大国舞台。

  作为拥有17亿人口的国家度缺乏市场吗?

  回答显然是定地。只要印度经济实力得到提高。印度肯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候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国。

  问题是此之前。印需要足够地时间。

  更重要地是。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地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十年地发展中。印度需要进口资源与高端工业产品自然需要出口商品。至少在贸易上保持收支平衡才不至于使国家破产。因为印度只能出口只有劳动力附加值地初级工业产品。所以需要一个庞大地海外市场。

  对印度来说中国是不可替代地。

  反过来。对中国来说。印度却是可以替代地。

  没有印度提供地廉价产品中国还能从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