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十三章 锦绣大明_锦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大作物就得以迅速铺开,不单北方,就是南方也流行种植起来。而后不久,番薯的另一大特性也被农民所发掘,它居然不占最肥沃的土地,而且在照料上也没有稻麦那么讲究,这就更让农民对此趋之若鹜了。

  而直到几十年后,当那惊人的小冰川期彻底降临时,天下人才知道这两件作物是有多么的可贵。

  倘若没有这两件足可抗严寒的农作物,只怕天下将无数百姓因饥寒而亡。但现在,虽然农田里的产出依然减少了许多,但至少靠着番薯和玉米,大家却是可以维持生计了。

  这两件作物的提早散播起到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更关键的,是阻止了一场本来应该存在的天下大乱。

  中原百姓一向安于现状,除非实在过不下去了,他们才会为了生存而起兵造反。可现在,因为尚可混个温饱,而且官府的税收也还算稳定,百姓自然不会提了脑袋去冒险作乱了。

  虽然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严重,依然有不少人被逼上了造反的道路,但响应他们的,却只是极少部分走投无路的百姓而已。

  而且,他们一旦起兵,所遇到的平叛大军也再不是历史上那些战斗力低下的官兵了。因为随着后膛枪炮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大明各地卫所官兵已大量装配这些先进的兵器。

  当那些拿着叉耙锄头,最多扛几把长枪大刀的乱军袭击某处县城时,迎接他们的,往往是隆隆作响的火炮和火枪,双方几乎都没怎么近身,反军已死伤无数。

  如此情况不过出现了几次,那些反军便彻底崩溃。既然造反真的连半点成功的可能也没有,那就只有放弃这条走不通的道路了。

  而且这时候,无地可种的流民也不是完全没有养活自己的出路——出海,便是朝廷和地方上的士绅们给他们的一条不错的路。

  随着万历的皇权不断增长,他再要打破一些规矩便不再如以往般吃力了。比如海禁这一条,便在万历二十年时就被彻底废除。

  当他知道大海之外尚有无数可以征服的土地和人民,那儿能为大明提供数之不尽的财富后,生性贪婪的皇帝陛下便再忍耐不住了。

  而江浙一带的官僚阶层虽然对此有所不满,但在锦衣卫的威胁下,却也只好从命支持天子的决定。于是,本来只有他们这些地方势力才敢干的走私之举成了沿海各地每一个有野心的人的狂欢。

  只两年工夫,便有不小五十支船队下海,前往完全陌生的海外寻找新的财源。

  虽然大明的大航海脚步比之欧洲各国稍微慢了些,但靠着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再加上不断进步的枪炮辅助下,出现在周围一带的西方各国便都面临了灭顶之灾。

  或许这些所谓的冒险家,实际上的殖民者也是心狠手辣之辈,能靠着强大的武力将一个个小国彻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