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舰队和三韩的现状_三国之成神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韩都是由一些部落组成的联盟。

  联盟里的每一个部落,都是有着自己的部落首领的。而且这些首领,在部落里是有着绝对权威的。

  就算是联盟的盟主来到某个部落,他在部落里的权威,也是比不上这个部落的首领的。

  也就是说,联盟里的每一个部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中,斯卢部的实力是最强大的。

  因此斯卢部的首领金阏智,才会被推举成马韩的盟主。另名两个实力稍微比斯卢部弱一些的部落首领李成桂和朴居世,则是被推举成了弁韩和辰韩的盟主。

  这三位部落盟主,也就是我们认知中的三韩的三位国王。

  其中金阏智所在的斯卢部,不仅是三韩中最大的部落,而且由斯卢部牵头的联盟马韩,在三韩中也是最强的那个。

  因此,马韩的盟主金阏智,还被三韩共尊为辰王。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觉得很难理解。就是这样联盟形态的三韩,汉武大帝居然没能像灭卫氏韩鲜一样,也将三韩给灭了。

  其实这一点也不难理解!

  此时三韩的民智未开,他们仍然残留有很大的野性。在朝鲜南部这一隅之地,竟然有三国鼎立,内部连统一都难以完成,不是民风枭悍是很难办到的。

  同蛮族作战,往往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征服着实不易。在汉武帝没有决心之前,地方将领也没有力量完成。

  这从三国时期割据辽东朝鲜的公孙氏也没能吞并三韩,便可知道灭三韩有多艰难了。

  当然,如果汉武帝下定决心的话,还是能够灭掉三韩的。只不过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下这个决心罢了。

  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当时汉武帝征伐卫氏朝鲜,是惨胜若败的结局。他与罗马大帝屋大维有着相似的心酸。

  罗马帝国在其顶峰的时候,不能吞并整个莱茵日耳曼地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黑森林之战中,三万罗马军团遇伏全灭。

  但灭韩之战的惨胜,究其原因却不该怪汉军的战力不足,更多归责于汉武帝的骄傲轻敌。

  远征朝鲜的汉军由左将军和楼船将军统率,水陆并进。汉武帝企图以五万偏师就仓促出发,规模本已不大,还分两路进攻。

  这使得朝鲜军得已集中优势兵力,先击溃楼船将军的山东兵,再回师成功阻挡住左将军的汉军主力河北兵,形成两军对峙的僵局。

  最后,是左将军夺了楼船将军的兵权,两路汉军合兵后,猛力强攻。在汉军的威压下,朝鲜内部分裂,国王被杀。汉军才最终灭亡了朝鲜。

  整场战争,汉军伤亡惨重,愤怒的汉武帝不仅没有奖赏灭朝的汉将,反而问罪,楼船将军下狱,而主将左将军直接被斩首。

  为了维持在朝鲜的统治,汉武帝还不得不加封朝鲜降将为列侯。可见汉军军力损失颇大,无力势如破竹,继续南下灭韩。

  同时,当年大汉国内大旱。无论军力、财力都无力完成统一朝鲜半岛的历史任务了。

  三韩,倒不是说一定对汉王朝恭顺,只是当时尚处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部落联盟状态,没有外交意识,既不臣服也不反对。

  加之属于农耕文明,与汉朝相安无事。汉武帝眼中根本没有把这样一个寂寞无名的苦寒之地放在眼里。

  再加上,当时汉匈战争并未彻底结束。汉军主力仍需应付漠北的匈奴余部,对三韩这样的不急之患也就放在了一边。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