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9章贸易协定上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似乎也没什么危害。

  明朝内部的战争结束后,山东、河北、河东、关陇四川刚归附不久的士绅和商贾,为了接近权力的忠心,纷纷在南京购买屋宅,或者开设商铺,给南京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南京繁盛局面。

  虽说江南苏州、常州、扬州等地,陷入了逆城市化的危机之中,但是南京城作为政治中心,城市有其它城市不具备的优势和吸引力,却似乎不受影响,反而比以前更加繁华了。

  前些日子,赵铭与几位大学士商谈之后,便给内阁下达了一个任务,便是与赶来朝贡的诸多藩属,签订一份经济上的条约,以便整合东亚的市场。

  眼看着临近新年,内阁在制定出大致方案后,便希望尽快与各国达成签约意向。

  这其中汉国、延平其实,早就有内似的条约,所以不用多费口舌,安南、琉球、也比较容易说服,唯有日本、东吁、暹罗有点麻烦。

  这天上午,礼部主事钱秉镫,带着几位使者一边前往礼部,一边给众人讲解南京风物。

  “那里便是司天台!”钱秉镫指着鸡笼山上一座高大的建筑道:“此台高九丈,又是建在山上,是南京城中最高的建筑,比皇城的宫殿都高。摄政王在这里养了许多西洋博士,还有钦天监的官员。当然,要说观察天文,还是城外紫金山的天文台,更为适合。”

  钱秉镫又指着南面,一大片蔓延的建筑群,“那边以前是国子监,现在改为帝国大学。今后各藩属的学子,也可再此学习。”

  众多使者有的是第一次过来,有的则来了几回,对南京的风物早已十分了解。

  日本德川幕府的使者,乃是战国明将真田信之的后人真田信道,只是随声应和,有些心不在焉。

  事实上,这是他第二次,授德川家之托,前来大明拜见赵铭。

  这些年来,日本在与大明的贸易之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国内白银大量外流,给德川幕府的经济,造成了严重了问题。

  此外,幕府对明朝藩属,汉国与日本国内外样大名之间勾结,以及猖獗的走私贸易,也感到十分的不满。

  去年,他前来与明朝商讨,明朝这边站在汉国一边,使得近一年来,汉国越发不将德川家放在眼里,而德川家考虑到明朝,也不敢对汉国怎么样,便只能再次前来明朝,希望明朝能够约束汉国。

  对于日本而言,庆长文禄之战过去不到百年,对于明朝的强大,他们还是心有余悸,只能低三下四的进行商议。

  不过真田信政,对于此行的结果,却不太乐观。

  对面于明朝而言,汉国是亲藩,第一代藩乃是当今摄政王赵铭,二代藩是摄政王长子,而日本不过是表面称臣,并未进入新的朝贡体系,明朝会为日本主持公道吗?

  “钱主事,这次来礼部,是来讨论汉国与日本之间的问题吗?”真田信道小心翼翼问道。

  真田氏在犬伏之别后,真田信道祖父真田信之投靠了德川家康,他们这一支,性格上比较谨小慎微。

  德川家也是看上他性格,不至于激怒明朝,所以才摆脱他出使明朝。

  钱秉镫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淡笑道:“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大明与各国之间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