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郑朱_战国赵为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帛书,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色,在犹豫了一下之后,才转身走入了应侯府的大门之中。

  反正谁都知道范睢其实就在府中,所以管家也没有一点要遮掩的意思。

  郑朱气定神闲的站在应侯府的大门之外,静静地等待着。

  一辆式样华贵,前呼后拥的马车从应侯府门前的大道上驶过,正好经过了郑朱的身边。

  有对话自马车中传出。

  “此乃何人?”

  “赵国使臣郑朱。”

  “郑朱?如此说来,他莫不是要面见应侯?”

  “想来应是如此。”

  “简直可笑,既为赵国使臣,为何不去面见大王,反来求见应侯?”

  “大王不愿见这郑朱。”

  “既大王不愿见他,那应侯又怎会见他?真是痴心妄想。”

  这番嘲讽意味十足的对话清楚无比的传到了郑朱的耳中,然而郑朱完全不为所动,依旧微笑而立,姿势优雅无比,挑不出任何毛病。

  应侯府的大门再次打开。

  管家的身影再次出现,脸庞上的震惊仍依稀可见。

  “郑朱大人,我家侯爷有请。”

  郑朱身后的马车仍然在缓缓驶过大道,但其中的对话却瞬间断绝。

  郑朱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了,这位赵国的使臣就这么微笑着,然后迈起优雅的步伐,走进了这座半个月来一直想进,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应侯府。

  片刻之后,郑朱来到了客厅,在客厅的上首主位,已经跪坐着一位身着黑衣,长脸小眼,目中精光四射,年纪在四旬左右的中年人。

  这便是秦国当今的相邦,秦王稷的头号亲信应侯范睢了。

  郑朱迈步向前,朝着范睢微笑一礼:“见过应侯。”

  和满面春风的郑朱相反,范睢的心情看上去就没有那么好了,只见范睢将手一扬,一封帛书缓缓飘落在郑朱的面前,正是方才郑朱交给管家转呈的那一封。

  “郑朱,尔信中所言,究竟何意?”

  郑朱笑容不变,拿起了这封帛书。

  上面只有一句话。

  “叹应侯死期将至,却不自知也。”

  这句话正是由郑朱亲笔写就。

  郑朱笑道:“朱之意尽在信中矣,应侯今大难临头却不知自保,反来责怪于朱,真乃奇哉怪也。”

  范睢冷哼一声,咪起眼睛盯着郑朱:“若今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休怪本侯将你逐出咸阳!”

  这还真不是口头威胁,赶走他国来使这件事情,范睢确实不是第一次做了。

  “逐出咸阳?”郑朱微微一笑,道:“好教应侯得知,邯郸王命已至,今日拜谒应侯之后,朱便将启程返邯郸矣。”

  “什么?”范睢微微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但却并没有过于惊讶。很显然,这位秦国相邦对于郑朱回国的可能性是有所预料的。

  反正郑朱这个家伙的利用价值,在那场拥有诸国使臣参与的宴会之中已经被秦王稷和范睢利用完了,也达到了使得诸国不出兵援救赵国的目的,所以郑朱走不走都已经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今天范睢之所以肯接见郑朱,最大的原因还是这封写着范睢有杀身之祸的信,但从邯郸传来的某些关于郑朱可能会回国的风声也同样是原因之一。

  范睢也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从郑朱嘴里套出点什么东西。

  郑朱笑道:“应侯想必定欲得知,朱信上之言究竟何意。”

  范睢又是一声冷哼,道:“正要请教。”

  作为秦朝的相邦,范睢极得秦王稷的信任,在秦国可以说是权倾朝野,除了秦王稷之外一手遮天的存在。

  当年范睢刚当上秦相的时候就干过逼魏国使者须贾当众吃马匹草料的事情,如果今天这郑朱说不出个一二三四,范睢不介意让郑朱也尝尝草料的味道,然后再把郑朱赶出咸阳。

  郑朱又是一笑,看上去对于范睢的威胁并不放在心上,而是施施然开口道:“敢问应侯,武安君今在何处?”

  武安君,这是一个在战国时期并不少见的封号,比如说大名鼎鼎的苏秦就被赵肃侯封过武安君之位。

  但郑朱此刻既然是位于秦国,面对的又是秦相范睢,所以郑朱口中的这个武安君显然指的就是那一位更出名,更为后世所知的秦国武安君,这个人当然就是——

  “人屠”白起!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