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0章 来了_重塑人生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元的投资忽悠到手了,忽然发现:嗳?我日你妈哟,怎么旁边开了好几条官道?

  于是这个计划……还没开始就流产了……

  这个时候就他娘的尴尬了,原本忽悠投资人的模式现在没有成立的条件了,生死未知,怎么办?

  此时叶克勇被任命为CIC董事局副主席,他是中华网实际的创办者及掌权者。

  叶克勇一心想把中华网送向国际资本市场,他们还与雷曼兄弟搭上了线。

  叶擅长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而且早在95年他就抢注了一个超牛叉的域名:www.china.com。

  是不是很有先见之明?

  当那么多重生者都在搞taobao、baidu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过用这个域名在国际上推广的时候可以省下多少力?

  98年1月,CIC公司通过现金、股权置换等方式花了差不多300万美元收购了香港一家网络咨询公司51%的股权,紧接着他们就着手展开门户网站业务。

  之后的故事就是他们完成了上市前的股权安排,并于99年7月份抢先上市,大获成功。主要这个域名太牛逼了。

  你说一个老美的股民看到www.sina.com的时候会有啥感觉?如果不加广告语介绍,答案就是没感觉,他们会问这是啥?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三家网站号称三大门户网站,但在股市上的表现根本不够中华网看,后者市值最高曾超过50亿美元。

  因为很多老美的股民他们对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不了解,也不想了解,就像很多国人对印度了解吗?关心吗?哪里有什么新兴的企业你知道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个屁。

  可中华网从未有什么重大作为啊,用户?流量?拉倒吧,叶克勇接手中华网就是收购了几家网络公司,然后搞了一通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可谁都没想到他就靠着‘中国概念’在美国股市大受追捧。

  他们以20美元的股价进行IPO,登陆纳斯达克当天就涨到了67美元一股,而且吧……股价这东西很容易受到你完全想不到的因素影响。

  比如99年11月,中美达成WTO准入协议,中华网啥也没干,起床一看,咦?怎么股价飙涨了75%?

  为啥?因为他的域名叫www.china.com啊!什么sina,souhu知名度都没有china高。

  而从98年年初,他们正式开展了门户网站业务后,自己搞了半天没啥动静,这时候一家很小、但是成绩很不错的网站冲进了他们的视线。

  所以收购公司已经是一个习惯的中华网,对捷信网站动心思,多他妈正常的一件事?!

  陈子迩对中华网的历史了解不多,他只知道这家公司才是第一家以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而且表现不俗。

  当然后来的破败他也看在眼里,这也正常,因为中华网搞来搞去就只会资本运作,虽然也做了其他尝试,但大船掉头哪里容易,骨子里的东西是抹不去的。

  所以后来媒体用这么一句话形容他和中华网:成也叶克勇,败也叶克勇。

  很贴切的一个形容。

  而对于此时的徐炎来说中华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天使轮融资之后的再融资,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投资者能不能给你带来行业资源也是很重要的,顶级的投行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网胃口太大,他们不是弄个百分之二十股份就心满意足的,他们想把捷信的门户网站变成自己的。

  总的来说,就是有人认可的捷信的价值,只是投资的模式双方有分歧。

  而对于陈子迩来说,他的‘50’万会由此开始迅速扩大!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