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一章 牵动人心的《永乐大典》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温体仁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个慈祥的老者,依旧笑眯眯的道:“事涉世宗皇帝陵寝,陛下要是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怕为天下人笑。

  薛大人此次临阵受命,主持迁陵一事,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啊。”

  薛凤翔点了点头,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苦笑道:“下官回头便组织人手勘陵。”

  说完之后,薛凤翔正打算向温体仁告辞,却听温体仁突然间开口道:“对了,老夫冒昧的问上一句,不知道薛大人对永陵迁陵事涉之葬品怎么看?”

  像是温体仁这种老狐狸,绝对不可能突然之间开口谈起永陵葬品的问题,只要开口了,就肯定是有什么问题在里面。

  斟酌了一番后,薛凤翔才试探着道:“下官打算先组织人手勘陵,然后对其中的葬品进行清点后再行入葬。”

  温体仁喝道:“糊涂!世宗皇帝何等尊贵的身份?这些被起出来的葬品如何能再第二次陪葬?”

  薛凤翔道:“那温大人的意思是?”

  抿了口茶后,温体仁才淡淡的道:“不是老夫的意思如何,而是你薛工部如何。”

  薛凤翔闻言,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永陵渗水这事儿,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诡异,只是没有任何人敢说出来。

  皇陵渗水这种破事儿在历史上有没有过?应该是有过的,历史上埋了那么多的皇帝,谁知道有没有渗水的。

  但是永陵能一样?从埋了世宗皇帝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是短短的七十三年时间而已,现在就渗水?

  真当给皇帝选陵的那些人都是混饭吃的?真当帝陵的营造标准跟百姓家里盖房子一样呢?

  三合土,包砖,机关,各种各样的技术不说是当时最顶尖的,估计也找不出第二家敢这么奢侈的。

  这么牛逼的技术营建好的帝陵居然有渗水的迹象,惹得皇帝大怒,然后不得不迁陵?

  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子诡异。

  当温体仁再提出来永陵的葬品之后,薛凤翔顿时就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东西。

  灵光一闪间,薛凤翔脱口而出道:“永乐大典!”

  永乐三年开始编纂,动用文臣三千多人,涉及到的宿学老儒达到两万多人,直到永乐七年才完工的永乐大典!

  明世宗十分喜欢《永乐大典》,经常随身携带翻阅,这事儿大家都知道。

  可是在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发生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之下,连文楼中的《永乐大典》都有被焚毁的危险!

  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情况,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重录《永乐大典》。

  为了重录大典,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拨出一百零九位善书人来誊抄,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

  重录《永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