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三章 江湖传言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百姓吃好喝好,就能得到军心民心。

  比任何的场面形式都有用。

  就像现在一样,崇祯皇帝刚刚登上点校台,台下山呼万岁的喊声就响了起来,一眼望去,士卒们的眼睛中除了狂热,还是狂热。

  崇祯皇帝很清楚,这种狂热,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这个皇帝的身份,更因为自己是他们的统帅,曾经带着大明的士卒北征蒙古,东平建奴,一刀一枪搏出来的威望。

  环视了一眼校场上面的士卒,崇祯皇帝突然开口道:“都认识朕吧?当初就在遵化,朕带着你们跟黄台吉打过一仗。”

  台下鸦雀无声,但是士卒们望向崇祯皇帝的目光中那种狂热却是更加的强烈。

  崇祯皇帝也很满意这一点,咳了一声后又接着开口道:“朕今儿个来,不是吃饱了撑的,也不是闲的没事儿干了,而是有些话,想要跟大家说一说!

  五军都督府的调令,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

  崇祯皇帝的话一出口,台下的士卒们神色都是一黯。

  五军都督府的调令跟内阁和户部他们的文书不一样,从速度上来说就是天地之差。

  内阁和户部要仔细考虑从哪里抽调百姓,要通过驿站下达命令,等地方官接到了之后还要传达,然后执行。

  五军都督府没这么麻烦,随机抽选卫所,然后直接把调令下达,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

  所以遵化卫的士卒们接到消息的时间很快,也知道自己即将放下手中的刀枪,要拿起锄头重新去耕种。

  如果在崇祯元年以前,那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儿——本来也是一边训练一边耕种,大不了就不训练不操刀子砍人,活下来的希望还更大一些。

  但是现在能一样么?

  操刀子砍人,不用耕种,不用管收成,同时还意味着赏银,意味着军功。

  现在要让咱们放下刀枪,重新捡起锄头?

  所以遵化卫也好,其他已经接到了消息的卫所也罢,其实内心都不怎么愿意。

  这也是崇祯皇帝亲自跑到了遵化卫来的原因——遵化卫也好,其他卫所也罢,总得有一个起到带头作用的。

  有了一个带头的,剩下的卫所士卒们就不会有太大的抵触心理,或者说有,但是也会老老实实的执行军令。

  否则的话,光是这些家伙们没事儿就写个血书请愿什么的,就能让五军都督府头疼到死,最后还是自己这个皇帝跟着头疼。

  毕竟遵化卫已经这么干过了,还通过监军太监让这事儿传到了崇祯皇帝的耳朵里。

  看着台下士卒黯然的神色,崇祯皇帝也是心中一软,但是想到慈不掌兵,便又将这一份不忍之心给藏了起来。

  再次咳了一声,崇祯皇帝又接着道:“朕知道你们不愿意放下刀剑,也知道你们愿意留在军中!

  可是去了辽东屯垦,谁说你们就不再是大明的军人了?你们的战场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