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 霍乱之荡_布衣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他刁难不刁难了,这事容我慢慢琢磨,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这封信的重点,是那位孙大人的表态,虽说他是崔相国的门生,有必须这样帮助我吗?藿香风波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他压制梁友诚又该如何理解?”张致远淡淡摇头,细思依旧茫然。

  时光荏苒,立夏至!

  之后的几天舆论哗然,关于在盛世山庄时,张致远一展风采,智斗大儒梁大人的消息,便如同夏夜的绵绵细雨,消然无息地传开了。更有人文笔卓越者,将此典故写成了文章,并投到扬州报社;但是,却不知为何,报社总编张扬对此事笑的几乎尿失禁,就是不予采用。而当事人张致远,对于此事一直闭口不谈,就像是遗忘了一样。

  而另外一个当事人——文质彬彬的梁大人,似乎因此受到了刺激,如果有谁突然问及此事,他会立即拉下脸来,大骂特骂,直到对方认错赔理为止。

  既有谈资的新闻,又岂能少了娱乐的传诵。崔小姐的那首《化蝶》,在几天时间里,便瞬间风靡了全城。无论是茶坊酒肆,还是烟花青楼,歌姬粉头无不模仿传唱。

  《化蝶》之所以如此盛行,原因有三:一,此曲音律确实好听,感人肺腑。二,此曲是崔小姐献艺传诵,有佳人之音。三:这首曲子是君瑞先生所创,也是他目前唯一的音律之作。

  不过,这《化蝶》却引发了另外一个谣言,而且越传越广,街头巷尾无不热议!

  “以我来看,君瑞先生应该是有意崔小姐,而且还不是一天两天了。”茶坊间,一个正在阅读扬州时报的书生呵呵笑道。

  “这位兄台,你说这话有什么依据?”旁边的一人问道。

  “你看,我们以事实来论,扬州时报创建之初,君瑞先生就以崔小姐的诗作为头版,后面还刊登了修堤忧国一相,这不是在明显表达爱慕吗?崔家酒楼门前悬挂的是谁的墨宝?是他君瑞先生的!这次又为崔小姐作曲《化蝶》,难道是偶然雅致?把这一系列的事情联系起来之后,就不难看出,君瑞先生应该是有意于崔小姐。”书生分析道。

  “颇有道理,君瑞先生是咱们扬州文坛的第一奇人,而崔小姐则是第一才女,这才子佳人,呵呵,倒也般配。”

  “......”

  对于这则谣言,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李世常,听说他在闻言之后,脸色黑的像那卖炭翁一样。他见人就说,只要崔小姐过了守孝期,他一定是登门提亲的第一人,轮也轮不到他人。

  至于张致远,也是恨得耳根发痒,自己的善意之举,怎么弄出来这么一个大乌龙?

  辟谣!必须辟谣!

  张公子亲自站出对公众表态:君瑞先生他早已六根清净,已经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所以,坊间传闻这些花边绯闻纯粹扯淡!目前,君瑞先生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