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3 匈奴人的命也是命_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狐邵和令狐愚,前者在历史上做到弘农太守,后者则是兖州刺史,也是太原一等一的士族。

  “是令狐公是吗?简杰正有此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太原是并州的心腹之地,现在却是充斥了近十万匈奴人,汉匈矛盾愈演愈烈,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再过两代人就不好说了。我也知道,迁移匈奴人到塞外,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全着想,这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越早做越好!”

  简杰还没有到太原的时候,已经逼迫匈奴人开始搬迁,闹得沸沸扬扬的。对于迁移匈奴到塞外的想法,太原士族们普遍持反对态度,而随着酒过三巡之后,终于由令狐老头站出来向简杰发问起来。

  “简方伯这话说得虽然有些道理,但却有些偏颇,南匈奴势单力孤,来投奔我们大汉,现在定居太原之地,也有几十年的时间,也算是半个太原人。孔子有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南匈奴来投奔我们大汉,岂不是我们大汉仁德的明证,现在把他们撵走,岂不是败坏了我们大汉的名声?以后的鲜卑、乌桓,也更不可能投靠我们大汉了!”

  “孔夫子说的‘远人’,应该同是诸夏的周人吧?他老人家同样也称赞过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我觉得他老人家是不把左衽之人当成‘远人’的。”

  “简方伯此言差矣,孔子同样说过‘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有一次楚王出游,把自己的弓给弄丢了,楚王的随从主动去找回楚王的弓,但是楚王却拒绝了,因为他丢失的弓即便是丢了,也会被楚人捡到。后来孔子听说了这句话,说人丢了弓就有人捡到弓,何必非得是楚人呢?

  被令狐老头呛了一口,简杰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到底,简杰这个时代的学术水平还是差点儿,稍微一怼便露了怯。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孔子的思想就是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任何人都能从其中提炼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来,早已经把孔子整个人都弄得面目全非起来。恐怕孔子本人要是穿越到某个时代,会被信奉自己的某一派儒棍直接给彻底打倒,还不忘再踩上几脚。

  见简杰一时无语,那边的令狐老头却是抖擞起精神来,继续向简杰发起了攻势:“匈奴人的确和我们汉人不同,但却同样是人,为什么不能接受我们汉人的教化,变得和我们汉人一样呢?简方伯这种迁移匈奴人到塞外的方法,只是怠政的表现,治标不治本,难倒匈奴人到了塞外就不闹事?恐怕失去了监管,会变本加厉起来。简方伯真要想让并州长治久安,就应该把匈奴人当成和我们汉人一样的子民来真诚对待,让他们在太原这块大地上安定生活,以文德教化,久而久之,他们自然就和我们一样,再也不会成为大汉的祸患了!”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