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五百四十七、臣服背后的利益+会议开端_李震穿越成了潇王遗子李星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强马壮。同时让中国文化核心圈内的王朝都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但负面的地方在于,“我们是天命所归”这种思想,也有让中原王朝走入自傲,封闭的风险。

  如今景国就在这种沉重的思想负担中有些扭曲了,不是他们不行,实在是之前的朝代太厉害。

  汉王朝时,如今的夏国,交趾,白夷,大理,辽国南方大部都是国土,而且北方外族,西北蛮夷,东面高丽半岛,处处在兵锋下臣服。

  到汉末,哪怕三足鼎立,魏武帝曹操还能一边与诸多诸侯对抗,一边抽空把北方外族打得屁滚尿流。

  到隋时也是,可偏偏到了景国.......

  高祖建国之后,对外作战唯一拿得出手的大概就是冢道虞的战绩了.....

  无论文人才子们写多少锦绣文章歌功颂德也无法改变事实,人们心理是多少有数的。

  一边自称大汉后裔,却根本不及大汉武功,没有汉王朝的气壮山河,没有汉王朝的扬眉吐气,没有汉王朝的虎踞天下诸寇臣服。

  这种沉溺于过去辉煌与现实对比之下的无奈,成为全国性心理,影响朝廷上下,使得民众对这次“胜利”格外珍视。

  毕竟汉王朝巅峰时期有五十多个附属国(汉武帝时期,具体不写出来了,有水字数嫌疑),年年都要向汉王朝朝贡,现在景国好不容易有一个,朝廷上下,到民间百姓,当然都欢欣鼓舞。

  就让百姓们高兴一次吧,李星洲这么想着,毕竟曾经荣光,人们都想缅怀,但若只是沉浸在缅怀中不愿面对现实,就是懦夫行径。

  对于李星洲而言,夏国臣服目的在于能够安定西北,让大军专心北伐,除此之外,毫无意义,他必须头脑清醒。

  三月二十三日夜,天气舒爽,凉风习习,礼部的卜官已确定下来,二十五那天是个好日子,将在那天举行夏国上交国书,臣服景国的仪式。

  晚上,李星洲让下人关闭王府大门,任何人不能进出东院,由护护院把守,院子正堂里,王府正在开一次非常机密的会议,到场的人有诗语,起芳,严昆,狄至,季春生,严申,还有李星洲破例加的一个新人,方新。

  李星洲觉得这人有潜力,而且他人在京城,没有后顾之忧。

  众人都有些不解的看着他,想必不明白他为何聚集众人于此地,还如此隆重肃穆。

  李星洲看着众人的疑惑,站起来自顾自的说:“几月前,我想到一个对付夏国的办法,只是当时条件并不成熟,缺乏人手,缺乏机会,缺乏东西。

  但现在这些东西都有了,而且机会也来了。”

  李星洲说到这顿了顿,严肃道:“本王想去实行这个计划,可此事与以往不同。以前的事大多数都是王府的生意事,买卖的事,商场的事。这次完全不一样,看似是商事,可其实是兵事。”

  这话一出,众人更是一头雾水。

  “王爷,银子还能当刀枪使不成?”严申挠头。

  引来众人大笑,李星洲也笑起来:“哈哈哈,意思是这个意思,但用法不是。

  本王再次重申,以前可能是对付一两个商家,或是买几处店铺,但这次完全不同,对手是夏国,而且需要在不被夏国识破的情况下做事。”

  他这么说,气氛顿时严肃起来,大家都收起了笑。

  起芳抱着手道:“王爷只说吧,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是为王爷上过战场,不是也都是为王府走南闯北过来的人,谁会怕这?”她说着有意无意看了对坐诗语一眼。

  显然这话有气诗语的意思,跟他上过战场的季春生、狄至、严申还有她都是,为王府走南闯北说的自然是严昆,可就诗语这两样都没有......

  诗语不动声色,不过邻座的他一瞥,见诗语放在桌下腿上的手已握成拳,李星洲叹气,这两女人经常斗气,连忙站起来道:“我具体说一下计划吧,大家仔细听我讲。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