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袁曹交兵_末将在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昱的计策虽然管用,但是属于长线计谋,也就是说见效比较慢。袁绍和袁术一场交兵,用去两个多月,等到袁术回到鲁阳,已经是七月份的天气了。

  七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往年这个时候鲁阳一代总是花红柳绿,谷穗沉淀,属于丰收时节,今年却大相径庭。在那酷热的天空下,金黄色的稻谷地里,除了蝗虫啃食粮食的咔嚓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本来,五六月份就出现了旱情,粮食长势并不喜人,这一下又遭遇了蝗灾,成群的蝗虫黑压压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一片荒芜,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人民辛辛苦苦的播种,到头来却颗粒无收。

  袁术这一次扬州败北,不但损失了六七万兵马,而且损失了无数的金钱、粮草、马匹,本来想回到鲁阳能够得到补充,这一下全都泡汤了。有心向老百姓去抢,可出兵之前已经抢过一次了,现在遇到蝗灾旱灾,老百姓肯定也没粮食,没见那城内又多了无数的叫花子,到处都是惨死街头的饿殍嘛!

  这可怎么办?袁术急得蹦脚,只得写信给徐州牧陶谦,向他借粮五万斛,陶谦也并不富裕,不过由于他一向恪守中立,徐州境内还算安定,五万斛粮食还是能够拿出来的,但是在借不借的问题上,又有了争议。

  陶谦主张接,而他的首席谋士典农校尉下邳人陈登坚决反对:“袁术骄傲奢侈,不是救世的领袖,完全没有四世三公的遗风,而今徐州步骑兵十万之众,户口也有五十万,上可辅佐君王救万民于水火,下可以割据一方保守境界,何必拿粮食去资助虎狼,袁术得势,必定威胁徐州,袁术事败,徐州安矣,主公怎么不明白呢?”

  陶谦也有自己的理由:“我岂不知袁术非忧国忘家之人,只是袁氏四世三公,我乃袁氏故吏,怎忍拒绝。”

  徐州长史并州人高柔也不赞成借粮食给袁术,说道:“四世三公,不过冢中枯骨,根本不值得介意。当今天下备受袁氏兄弟蹂躏,主公怎可救济于他。主公不救济他就对不起四世三公,救济他就对不起天下百姓。您自己想一想,是天下百姓重要还是冢中枯骨重要。”

  陶谦无言以对,只能派人拒绝袁术,说:“徐州也在闹蝗灾,非常困难,并不是不想借,而是实在没有。”

  袁术气的差点吐血,又苦苦的支撑了一个月,士兵们把桑葚和河蚌都吃完了,就开始互相格杀,吃人。袁术实在是挺不下去了,就想讨伐陶谦。讨伐陶谦,其实就是为了抢粮食。当时陶谦在北方属于非常强大的诸侯,就算是北方的马腾、韩遂也没有他兵多将广,袁术手下只有两三万兵马,很有些以鸡蛋碰石头的意思,所以金尚和乐就坚决反对。

  金尚和乐就的意思是,与其讨伐强大的韩遂,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