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翻案_红妆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是我谱的曲子,是我找出了当年师秋留的曲谱,然后请二老帮我改编的。毕竟他们对音律比我擅长。”苏落英及时纠正,“二老知道满满蒙冤,比我还急,这曲谱也是他们想出来的法子。”

  心腹点点头:“是啊,二老真是拿金大姑娘当自家孙女疼的。”

  苏落英没忍住,笑出声来:“当年因为姜九一案,我秣陵苏氏从金陵苏氏分出来,曾祖一代发誓永不为官。后来又因为柳一尺的告发,父亲他发誓秣陵苏氏永不涉政,我们一辈子守着苏记书院。官场的人都说,我秣陵苏氏是拔了牙的老虎,却不知如今我们,才是拔老虎牙的钳子。”

  顿了顿,苏落英看向手中,那里仿佛有一只无形的笔:“这可比刀更锋利啊。”

  ……

  宣武二十四年,夏,热起来了。

  轰动汴都的贩卖良民一案峰回路转。

  在行刑当天,金家敲响鸣冤鼓,历陈路行善颠倒黑白,蓄意陷害,朝廷派来监斩的钦差马喜忠,准金家翻案,并上报朝廷,不到三日,改判就下来了。

  以构陷百姓,违逆民心之罪,判汴都郡守路行善死刑。

  为金氏和许器昭雪,赏金家黄金五十两作为安抚,并复许器监御史官职。

  同日,朝廷发布《官者为民疏》,大意是朝廷官者,皆为父母官,应效包公之故,治清明之治,秉公执法,听民所愿,上无悔君心,下无愧百姓。

  疏文被张榜至各大郡县,各级官吏都掀起了一阵学习包公热,包公审案的册子印了数版,衙门门口立了新做的包公像。

  于是,汴都还残存的一些怒骂狗官的声音,彻底消弭,转而称颂朝廷明察,君王贤德,吴国民间都笼罩在了暖洋洋的喜气里。

  金明微和东临从牢里出来,是被新任郡守陶见贤,敲锣打鼓迎出来的。

  “二位逢凶化吉,福气在后头!前番是我郡衙无能,以致二位蒙冤,下官在此替整个汴都官府,向二位道歉!”陶见贤客客气气的一揖,弯腰都超过了九十度。

  金明微一唬,连忙扶住他:“大人折煞民女了!前番是路行善失道,与大人无关!只要大人引以为戒,心系百姓,便是我汴都之福,这才是福气在后头!”

  “是是是,金大姑娘说得对,下官谨记。”陶见贤一口一个下官,姿态放得惊人的低,和路行善简直是两个极端。

  “陶大人是好官啊!”围拢来目睹了这一幕的百姓,都对新官上任的陶见贤,生出无比的好感和拥护,纷纷欢呼着他的名字。

  金明微和东临拗不过陶见贤,硬是被官府一行,前呼后拥的送到苏记书院,当然一路上陶大人的名字,被欢呼得愈发热烈了。

  好不容易说了些废话,金明微和东临送走陶见贤和官府一行,竹寮安静下来,围观的百姓也陆续散去。

  金明微和东临走进金家院子,打开柴扉,穿过院子,推门进入正厅,扑面而来的就是炒菜的烟气和香气。

  “回来了?快去洗手,还有一个菜就齐了!”戴氏正在摆碗筷,努力憋着泪,噙笑看过来。

  “齐了齐了!我的拿手好菜,红烧鳜鱼来咯!”金鸣端着一盆刚出锅的烧鱼,从厨房走出来。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