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五章 着手改革_贞观女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刘正则、邓化的帮助,房遗玉以十七之龄,统领西域的军政大权,且是干的风生水起。

  他们自然不知新上任的西域都护乔师望已在三个月前就已抵达,于酒馆里悠闲品着茶水,看着龟兹变化。

  昔日的龟兹,今日的丘州。

  经过短短五个月的治理,城中已是日新月异,田里那些辛勤劳作的百姓,街上那些叫卖的商旅,明显增多,且大多都是西域别国的人。

  这一切改变都与房遗玉这五个月的治理,有着直接关系。在这五个月中,在刘正则、邓化的帮助下,房遗玉办成了几件大事,尽是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其一,恢复丝路畅通。

  因大唐与龟兹、突厥为敌,那丝路已然断绝数月,大唐损失不少,故而房遗玉着手处理西域政务之际,所做的头一件大事便是恢复丝路畅通,他以西域代都护的身份,修书各国,表达了她的友好,并与之商议护卫丝路的事。

  大唐刚在西域打了两个极为漂亮的胜仗,直接将西域霸主突厥打没一半,令其折损兵马十余万,这般惨重的伤亡,那般辉煌的战绩,吓得西域各国的国主直冒冷汗,纷纷想着他们国家的实力,在面对大唐的时候,能够坚持多久。

  他们想的并非是如何击退大唐,而是自己能支撑多久,也就意味着他们并不相信自己在与大唐对抗的情况下能够取胜。

  对于房遗玉的修书交好,自是全力支持,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条财富之路,再度开通。

  随着丝路的恢复,丘州也逐渐开始繁荣,不再成为大唐的负担。

  其二便是农耕,大唐施行府兵制,故而有部分军卒是农民出身,精通农耕,房遗玉便让那些精通农耕之术的军卒,纷纷下田指点,以大唐最新的农耕技术为丘州百姓谋生产,使得百姓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其三便是免受侵扰,大唐经历此番远征,耗费大量军事物资,其后便需要谋求发展,为日后再动干戈打好基础,故而西域之地,尤要注意,不可再起战事,消耗大唐国力。

  西域三十六国还好说,他们巴结大唐都来不及呢!岂敢与之为敌,只是大唐和突厥的仇恨已经结下,想让他们安分守己可不容易,若直面拼杀,大唐自是不惧,可突厥最擅长游击战术,不时来犯,骚扰劫掠,会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熟知突厥情况的邓化,针对这一难题,给房遗玉提出一个建议,说若是深入西域腹地,灭掉突厥实在困难,况且若逼得太紧,反倒是会让突厥各部受到威胁,从而齐心协力,再难攻破。

  所谓堵不如疏,与其和突厥为敌,不如与之交好,再挑唆他们自相残杀。

  突厥以部族实力为尊,赫乞隆因错误指挥,使得突厥损失十余万战士,势力必然大减,只要再暗中资助突厥部落中的野心之人,突厥必会分裂。

  房遗玉听了邓化的建议,暗中与突厥的部落酋长联络,察觉到欲谷设有另起山头之意,故而决定扶持欲谷设,让他和赫乞隆内斗。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