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超越历史的交易_带个超市去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易读了四年大学,英文是非常的流利。所以说如果与这个韦德对话,雷天易还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雷天易并没有这样,之前雷天易与那个卖枪的洋人用因为对话是因为雷天易有求于人,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再加上雷天易本身就非常不愿意当着洋人的面说英语,这是有原因的。

  在后世的时候,雷天易在大学期间又一次在校外补习英语的时候,一位又胖又有才的老师在口语课上说过,和老外打交道的时候,不要让他们看到你的口水。对着老外垂涎三尺当然不是为了他们身上的肉,而是为了和他们练口语,这对我们的口语有莫大的帮助,的确很让人“流口水”。可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看见呢?因为你不会希望此等囧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有一天在一个中午,雷天易在学校的餐厅里面吃饭,旁桌的一老外和雷天易的一个同学在进行亲切交流,大意如下:“你们西方人的头发有黄色,棕色,好像还有红色。”

  “红色不多,你们中国人都是黑色。”

  “你们的主食是小麦吧。”

  “啊,是的,中国朋友比较喜欢吃米饭。”

  “不,中国北方也以小麦为主。”

  “哦……”沉默一分钟。

  “唉,对了,你们西方人不怎么吃猪肉吧?”

  “是的,我们通常吃牛羊肉。”再度沉默……

  “啊,你们那里汽车挺多的,我们中国人通常骑自行车……”

  当初雷天易听到这个同学与外国人的对话,撇了撇嘴,由于和那个同学不是很熟,所以雷天易也没有说什么。

  过了三天,雷天易在下课回寝室的路上,不小心看见这两位哥们迎面相会,他那个同学对着外国人说道:“hello,howareyou?”

  老外:“泥浩。”老中顿了一下,继续开英文,老外见招拆招,继续捣鼓中文。

  当时雷天易在一旁哑然失笑。

  说实在的,谁不知道西方人长的是黄头发,吃的是面包和牛排,谁不知道汽车在欧美就像自行车在中国一样普及,这还用得着说吗?可为什么又要说呢?因为那老中只是为了说话而说话,并不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说白了,他就是拿老外当做练口语的“沙袋”。既然如此,你一个中国人那我当“英语沙袋”,我老外也不傻,干脆也拿你当“中文沙袋”。接着就出现了雷天易那同学对老外说英文,老外对雷天易那同学回中文的雷人囧事。

  此时清国的百姓对外国人的称呼很多,一般的称呼是“夷”。“夷”本来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对东方的称呼,那时有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后来演变成把四周地区和那里的人都称为“夷”。

  再后来又知道“夷”的外边还有海洋,海洋外边还有地方和人,于是以此类推,就管他们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