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二章 鸿渐于陆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反过来说,各党势力也正是他张原需要团结争取的,不要有成见,减少内耗、齐心救国才是大方向——工部衙门与吏部隔街相对,王大智找到工部营缮所的吴所正,说明来意,那吴所正即命所丞取簿册来,一一翻找,说到:“李阁老胡同有一处四合院,虽然是小四合院,但位置好,通风向阳,住十几口人没有问题,始建于正德十一年,去年重新修缮过,以前此宅居住过的有潘季驯、焦竑、孙承宗诸位大人——这处就分配给张修撰如何?”

  张原喜道:“焦老师也曾在那宅子住过吗,太好了,多谢,多谢。”

  王大智笑道:“焦太史是万历十七年的状元,张修撰万历四十四年抡魁,三十年间,师生二人同为状元,千古佳话啊。”

  文震孟和钱士升分到的四合院在太仆寺街,与李阁老胡同相邻,也都是工部在册未分配出去的空宅当中比较好的宅第——吴所丞道:“三位翰林还要去翰林院报到是吧,等下请再来一趟,下官让人带三位去看房子,若还有哪些地方需要修缮的话尽管说,这都是工部的事。”

  这虽然是工部的事,但一般留京的进士显然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张原三人谢过吏部的王郎中和工部的吴所丞,持吏部开具的执照和勘合,出东公生门往右行数十步就到了翰林院——翰林院大门三间,正对东长安街,此前张原在这大门前经过多次,这次终于走进去了,过三重门,到正堂拜会翰林院侍读学士郭淐,翰林院掌印官由礼部尚书刘楚先兼任,刘楚先很少来翰林院署事,都由从五品侍读学士郭淐总理院事,翰林院只是一个正五品衙门,品级不高,但尊荣清贵,是培养阁臣的部门,非翰林不得入阁嘛。

  郭淐五十来岁,河南人,是个忠厚长者,与张原三人寒暄数语,便实话实说道:“皇帝罢经筵多年,东宫出阁讲学亦废,《世宗实录》也已修订完毕,翰林院现在实在是太清闲了,张修撰、文编修、钱编修,你们三位先跟着周侍讲熟悉一下国朝典章制度,学习制诰文字,考议制度、详正文书,过一段时曰再专门负责一事。”然后带着三人去见周侍讲。

  翰林院临玉河一侧有一处小院,堂屋三间,屋内却没有板壁相隔,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十余人在此通堂办公,翰林院侍讲是正六品,比张原的从六品修撰高一级,郭学士说的这位周侍讲就是三年前癸丑科状元周延儒,周延儒会元、状元连捷时年方二十一,是大明开科取士以来第二年少的状元,第一是成化年间的状元费宏,中状元时年二十,而现在,丙辰科状元张原年仅十九岁,一下子就把周延儒的光环给夺去了——周延儒少年成名,恃才傲物,在翰林院熬了三年,从修撰升到侍讲,依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