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无横财不富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林塘的织标布,周浦镇则是米市远近闻名,以盐业著称的是新场、大团、八团、行头等镇,其余袜店、鞋店、染坊、牙行、商贾等数不胜数,但大都局促于当地,如我们盛美号这般要开到苏州、杭州、南京这样的大商号是绝无仅有——”

  张原笑道:“姐姐也是个好高骛远的,盛美号还没影呢,谈何绝无仅有。”

  张若曦半羞半恼道:“小原你看着,不出三年,盛美号必闻名江南。”

  张原笑道:“我信我信,姐姐一向能千,姐夫有姐姐这个贤内助,盛美号必财源滚滚,我也要参股盛美号。”

  张若曦笑问:“你出得起多少银子?”

  张原道:“能出多少,就要看华亭董氏给我准备了一份什么大礼——”

  穆敬岩找来一根铁钎,将十只木箱上的铜锁都撬掉,便退了出去。

  张原先打开一只木箱,银光耀眼,箱子里都是一锭一锭上好的纹银,里面有五层木架,每层木架叠放二十锭银,都是二十两一锭的银,五层就是两千两,这样的银箱就有六只,共计纹银一万二千两,张原知道晚明的士绅富户喜欢囤积金银,很多银子一进入这些大户就被熔成大锭收藏以便留存子孙,不再进入流通渠道,这样就造成市面白银短缺,严重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华亭董氏匆忙间就能收聚到近一万五千两白银要带走,可见豪富,董氏还有大量的田产、商铺、游船,这一万五千两银子不及其家产的十分之一吧——箱子一共十只,张原又打开一只,这回是金光耀眼,竞是满满一箱金锭,十两一锭,有八十锭,也就是一千六百两黄金,晚明时金银兑换比率大约是一比八,这一千六百两黄金就值一万三千两白银——张原这时也难淡定,屏住呼吸,又打开一只木箱,这箱子里全是玉器,都用厚软的的棉布包裹着,张原取出几件看了,紫玉杯一对、玉珊瑚瓶一对、玉花羽觞一只、玉佛二尊,箱子里还有不少玉器,张原也无暇一一点看,让穆真真将取出来的这些玉杯、玉瓶重新包裹放回箱子里,他又打开第八只箱子,这箱子里是金器,有金飞鱼壶、金螭耳圆杯、金凤穿花盘等等金制器皿,还有不少珠宝首饰,估计也有上千两金子——第九、第十只箱子较轻,应该不是金银玉器,打开一只,书籍落落大满,皆是珍贵古籍,宋版《风俗通》二卷、宋版《景德传灯录》一部共六卷、宋版《潜虚衍义》四卷、宋版《春秋或问》五卷……除了宋版珍本,另有不少元版的书籍,如元版的《中庸聚说》、《朱子成书》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抄本——张原知道这些宋版、元版的书有多么珍贵,尤其是到了后世,历经战乱,宋版书、元版书寥若晨星,存世的都是孤本,所以这些书籍和玉器他一定要好好保存留给后世,文化的传承有时比生命更重要——第十只箱子里面也是书籍和一些珍贵文具,未央宫瓦砚、苏东坡的夭成砚、白玉砚等等,还有一个花梨木盒子,抽开盖子一看,却是厚厚一叠田契、房契,略一检看,发现陆氏的六百亩桑林田契就放在最上层……——————————————————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