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七章 欢迎来攻城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不上流求岛,但是好在是不离开家。

  登州是山东半岛北部的主要海港。

  但是对于流求岛来说,它的规模还不够,所以他们只能一边凑合着使用,一边拼命扩建。

  这一天,萧湘小队长在登州码头上看到许多劳工在技术员的指挥下,用流求式塔吊吊下最后一块钢筋混凝土构件,扩建工程完工了。

  他心里想,那些劳工真是奇怪啊,他们宁可在这里挣小钱,也不肯渡海去流求岛两倍以上的工钱。

  这里的土地有什么可以留恋的?哪里有流求岛好?

  张岛主说的真对,人的经历决定一个人的高度,他们怕是一生在土地上劳作,最多出点劳役吧?

  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鲍威队长给大家发送的敌情报告,报告上是最新的情况说明。

  他们派出的细作报告说,从涿州抽调出来的主力部队终于到了济南路。

  他们大约有一万骑兵,两万战兵,无论是士气还是军备,都远比当地兵强大多了,估计一个月后可能正式开始接触。

  一万骑兵?鞑靼人还真看得起我们。

  萧湘小队长心里一点也不害怕,却在想着鞑靼人的战马了。

  流求岛的农业现在非常需要畜力,萧湘小队长明白这个现实问题。

  张国安岛主以前给他们讲过,马耕的效率要远比牛耕高。

  他当时从比较牛马的特点,比较牛耕和马耕的投入成本及产出等,清晰地向半大小们揭示了马耕的利益远大于牛耕。

  事实上,在大宋还是牛耕普遍运用于农地耕作,这只不过和大宋基本是水田有关系。

  但是,玉米、土豆和地瓜的亩数越来越多后,马耕就可以利用上了。

  济州岛产马,但是那马太小,几匹联用才可以用来拉磨之类的。

  幸好山东多产驴子,这个都比济州马强大,先前从姚麦那里购进不少。

  但是再好的驴子也不如真正的鞑靼马好。

  鞑靼马是一个古老的品种,它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但是它夏日能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零下40c的严寒。

  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它没有失去雄悍的马性,它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也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

  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一想到张国安岛主那句话,萧湘小队长就充满着憧憬:

  “我们早晚要组织自己的骑兵!”

  但是,如果像眼下这样,只能零星从高丽国买到一些,那要何时才能组建成?!

  鞑靼人一万人的骑兵,那么战马至少要超过一万了,这是多么肥大的一块肉啊,怎么才能吃多一些呢?!

  其实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是张国安岛主培养出来的,知识含量是一样的。

  胶州城早都修建好了,为了让敌人有信心攻城,这里的城墙只有三米高。

  郭勿语副队长大胶州城里兴致勃勃地写信,他想到了多多弄到战马的办法。

  他给鲍威队长写信道:

  “我们尽量藏身在靠近路边的草丛里,等待敌人靠近时,一齐怒射!

  由于枪口都是抬上,所以对战马伤害不多,此为上策。”

  没有想到鲍威队长很快就否定了,说敌人还会有步兵随从,此种做法太过冒险,不合张岛主的要求。

  郭勿语副队长一见对方直接抬出了张岛主的要求,也感觉到有些不妥当,便放弃了这个打法,重新再想。

  他们在研究着别人,别人也在研究着他们。

  这次进行平定海盗作乱的主将叫速也台,他曾经参于过平定李檀之乱,对整个山东路相当熟悉。(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