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章 谁来承担改革的阵痛?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活下去……现在还欠一些禁军的粮晌,要不尽快补上,怕军队有事。

  众人一时间皆嘿然不语。

  他又发言说,在军中推行了打算法,已经清查出一批有问题的账目。抓了一批贪污的军官,已经节省了一部分军费了,但是,军费仍是不够。

  这时,马上又有人跳出来指责打算法是扰乱军队之法。并以刘整为例,认为正是他逼走了良将……

  平章贾似道哈哈大笑,说了,一个贪污犯,逃跑了就逃跑了,他能有什么战斗力?!

  整个场面完全在平章贾似道的掌控中。

  他又说,实行公田法的过程中,那些不法的执行人员所做之事,这是要某来承担责任,还是当地的监查人员来承担的责任?!

  不加印金银关子,那市面上根本就没有流通的钱钞了……想必诸位家里尚有许多铜钱,更不用说那些巨商大商了,他们就是不拿出来,如之奈何?

  已经实行多年的铜钱法了,人家也没有外运出境,但是,他们就是不花,如之奈何?

  平章贾似道的话语真切。

  大宋其实铸造了足够元明清三代用的铜钱了,但是都在窑藏之中。

  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靼鞑强盗集团用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解决了。

  他们直接抄家,让铜钱直接进入到市场流通,甚至到了那面时空的世界,还不时挖出大宋时代的钱窖。

  但是大宋不能这样做啊。

  一时间,平章贾似道占了上风。

  他冲着大宋官家赵禥使了一个眼色,官家于是宣布本次朝会结束。

  但是,这事情没有完。

  底下的官员就是有意不执行,也是没有办法的。或者说,大宋从不轻易杀害官员的习惯,在这是变成了一个弊端。

  平章贾似道出了第二个办法,让步,还是要恩出于上。

  大宋官家赵禥对他的师臣贾似道说:“太后让朕支持师臣的公田法……”

  师臣贾似道心里一暖,想,聪明的太后。

  他说:“官家,可以将回买的亩数降低一些了……因为有祥瑞稻种了。”

  大宋官家赵禥心有余悸地说:“还要朕来宣布……”

  师臣贾似道心里一笑,想,大宋是你赵家人的大宋,你不宣布,老夫就是白忙活了……

  他说:“此事非同寻常……等老夫认真筹划一番。”

  大宋官家赵禥高兴地点头同意,只要不是明天要做的事情就好。

  平章贾似道高高兴兴地坐着四轮\大马车回了西湖边上的后乐园,准备好好筹划一番,这几天就不上朝了。

  现在,就算他深居在家,但凡台谏弹劾、诸司荐辟及京尹、畿漕一切事,不关白不敢行……

  刚吃完饭不久,有管家来报说,赵氵晉求见。

  赵氵晉字元晋,号冰壶,潭州人,他是平章贾似道的一个同道之人,对金石也是甚为喜爱。

  他接见了赵氵晉,上了点茶。

  赵氵晉带着一脸谄媚的笑容说:“平章,在下找到了一件玉器,还想请平章鉴赏一番……”

  说完取出一物,示以平章。

  平章贾似道接过来一看,忙说:“此物定是大汉的古玉!你见它的纹饰,不论是蒲纹、谷纹,它们的平地、勾线、碾轧、镂空皆是生动且规整、尚有十分洒脱的整型……”

  说完,他在烛光下反复把玩,爱不释手。

  赵氵晉趁机说:“在下就把此物留在平章这里好好‘鉴赏’则个……”

  平章贾似道心领神会道:“好说,好说,待‘鉴赏’完毕,老夫自会送还与你……”

  过了十余天,赵氵晉被平章贾似道举荐为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

  没有人对此事有责难,人家本来就是鲁国公赵葵的儿子。

  而赵葵的曾祖“铁面御史”赵抃,赵宋皇帝宗室,与大宋名臣包拯齐名,累官至参政知事,致仕后移家衡山城前。

  祖父赵棠问学于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是“胡门七子”之一。

  父赵方是南宋理学大师张栻的弟子,后投笔从戎,成为与岳飞齐名的抗金英雄。

  赵葵13岁随父军中,武功盖世,一生却以儒臣治军,1260,授两淮宣抚使判扬州,进封鲁国公。

  标准的官n代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