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八章 战争真的开始了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敌人的反抗!

  山东地区一定有鞑靼强盗的细作,他们声势很大的两个师的动员不会躲过有心人的观察。

  更何况几大报纸全登出了国王的宣战书------就算大都那里收到报纸的时间会慢一些,但是山东地区的细作们不能啊。

  事实上,大都城在没有如期收到大宋答应资助的物资时就开始警惕了。

  王储真金回到大都后高兴地向他的父皇汇报他向大宋多要了许多军资的好消息------忽必烈大头目马上把这个好消息散布出去来安定人心,但是,他的心里却总有一种不祥的感觉。

  他先前用黄河以南的土地从大宋换来了大量的物资,暂时安稳住那些嚷着没有肉吃的鞑靼贵族。

  他从来不在乎一时之得失。

  早在1251年6月,忽必烈的哥哥蒙哥继承鞑靼强盗集团大头目后,将漠南汉地政权全权委托给忽必烈掌管,忽必烈非常高兴,大摆宴席。

  宴席上,觥筹交错,庆贺声不断,唯有姚枢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忽必烈当时非常纳闷地问他道:“大家都在为我庆贺,你为什么默不作声?”

  姚枢说:“现今汉地土地广大,人民殷实,非漠北所能比。

  如果朝廷中有人离间,大汗必定后悔而出兵争夺,这看似是好事,实际上是个祸患。

  你不如只把持兵权,凡军中的费用,都向负责机构领取,这样势顺理安,别人不会找什么麻烦,你也可以得到安宁,才能力图将来。”

  忽必烈那时一听姚枢说得有理,就把汉地的政务交还给大汗蒙哥。

  姚枢给忽必烈出的这个主意,实际上是让忽必烈韬光养晦,以空间换取时间。

  同时又向献计说,一定要主动回到朝廷长期居住,以屈求伸,彻底打消蒙哥对自己的猜忌。

  忽必烈再三思考后,采纳了姚枢的建议,回到了漠北。

  蒙哥与忽必列兄弟相见,亲情迸发,召回了派往忽必烈管辖地区进行考核的官员,但也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

  一年之后,鞑靼大军进攻南宋连连失利,蒙哥不得不再次起用忽必烈。

  到了1259年,机会终于来了,大汗蒙哥在征宋前线受伤,死于四川,而手握重兵的忽必烈终于登上了大汗之位。

  这件事情对忽必烈的影响极大------只要手里的军队,什么土地或地位什么的,全可以暂是不要,因为早晚你会再夺回来。

  他把黄河之南的土地卖给了大宋,还有一个深意,他希望大宋与流求海盗集团靠近之后,他们两国最好能发生龃龉之事,顺便还拖垮大宋的经济。

  黄河之南的地区早已经是荒野遍布的地方,一年收不上几多的粮赋不说,还总有暴民如什么新绿林军、新瓦岗寨军造反生事。

  尤其是那汴京之地,野狐狼比人口还多,就算卖给了大宋,也必将耗费他们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来重新修复。

  这样散去了大宋惹事之心,正好可以全力对付流求海盗们。

  如果最终打垮了流求海盗,那么一切都予求予取了!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宋完全与山东地区接壤后,双方不仅没有发生矛盾,关系还越来越好!

  大宋重建新汴城时,所需的建材还全是从山东地区运出,双方通过马车陆运或黄河运输还来往紧密呢!

  忽必烈一直有一种想吐血的感觉。

  这几年,朝廷中的鞑靼贵族们已经有些分心了,远不如过去那般崇尚自己。

  道理很简单,他们压榨大宋的所得远不及自己动手抢来的痛快和富有。

  但是忽必烈这个大头目似乎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

  他们几代人都在这个集团内卖血拼杀,图的就是拥有无尽的财富------而现在,他们听说远在河套地区的思迭尔迷家族都开始比他们富有了,没有人心里能满意。

  PS:感谢书友澳洲老吴、王玄斌和清风明月的打赏。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