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五章 参观青岛工业区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他们在街上偶然还能看见所谓联邦帝国的年轻的军官,一个个军服笔挺,军威十足。

  和他们相比,大宋军队中,除了御前火器军的军服与他们类似一些,看上去满有军威……其它穿原来军服的军人确实有些猥琐了。

  两人前前后后转了一大圈才把军工厂的外围走完,根本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进入点。

  那里的工人进进出出每次都要被门口的警卫检查。

  “工人”这个词也是最开始在《流求时报》上提出的,它不同与劳力,也不太同与工匠,是特指在工厂里务工的人员。

  他们的薪水可要比大宋在作坊里务工的人高多了,这自然吸引了有一点技术的人前来……如果有特别的技术的人,还会得到更高的待遇。

  《流求时报》上曾经报道过一名箍木桶的工匠,由于技术高超,加工速度快,每个月的薪水竟然要比得上大宋的知县了。

  这真是让文人们感怀啊。

  其实,由于他们对流求岛新出的《蹴鞠报》不屑一顾,根本不看一眼……踢那个东西只能算是玩耍罢了,如何还能单独出一份报纸!

  所以他们不会去看的,当然就不知道眼下一些所谓的球星收入更加惊人!

  流求岛上的蹴鞠球联赛眼下正办的红红火火,热衷于赌博大宋人都有跨海下注的……所以各支蹴鞠球队都能在赌博中收益颇丰。

  两支球队中,当然是胜者多拿份额了,自然就愿意出高价购买球星。

  他们两个人要是知道有的球星竟然能年收入一万贯钱钞,真不知道又会做何感想。

  他们以订购棉布为理由借机参观了青岛最大的一家棉纺厂,据说是广州城的一家大商户开办的。

  李庭芝不解地问要陪同他们参观的人说:“徐州同样是靠近产棉区的城市,而且劳力和物价还比这里便宜,两地税收相差无几……你们为何要在这里办厂而不是去徐州呢?莫非徐州的地方官吏行事不公?!”

  将要陪同他们参观的人是一个年轻人,他笑着说:“徐州的地方官吏如何我真不知道,只知道这里的地方官员还算可以,他们极少来我这里指手画脚,只要不违反他们的规定,没有人会干涉我们的生产!

  若是有一些纠纷,我们这里的行业会出面解决……入行会的会费不是白白缴纳的……如果确有不公之事,我们可以直接发稿于《流求时报》或是其它报纸!

  好多家报纸的记者四处留言说是请我们有事情时千万要告之,而且他们会根据事件大小给予报稿人一定的报酬……他们为了争稿件真是十分下力。

  若是在徐州城,我们只能奢求地方主管清正廉洁了……万一寻不见地方主管,我们岂不是叫天不应,入地无门了吗?!

  工钱根本不是主要成本,不过占了十成中的一成,能降低一些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关键区别是,这里还可以得到最便捷的技术服务,而且运输极为方便……产出棉布或棉纱,直接可以送到码头出海。”

  李庭芝有些生气,说:“你们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你们出事时会找不到地方主管?我大宋也有《民声报》,你怎知道他们不会为你们发稿?!”

  那个年轻人没有看出李庭芝的生气,快快地说:“我们是大工厂,哪里可以采用试一试的办法?那些损耗如何能承担得起呢?!”

  好吧,李庭芝无语了,他开发徐州的时日还是不够,远没有流求岛在山东地区的开发早,人家不信任他是有原因的。

  假以时日啊,假以时日啊……但是以后却没有机会了。

  陆秀夫接过了话题问道:“技术服务是何意?”

  “……比如煤气管道,自来水上水和下水管道。”

  对啊,人家要方便的工业服务……徐州地区的工厂都是自己解决自的问题。

  李庭芝心里有些后悔,他应该早一些来山东地区走上一走!

  ps:关注)获取最新内容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