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3章 准备试飞_挖到一艘宇宙战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座椅和地板。”

  “它的机身和和机翼全部采用钛合金中空三角架支撑,最关键的支撑部位材料上面都增加了金碳,保证在飞行途中不散架。”

  “鹏”采用上下两层客舱布局模式,每层可以容纳200至300人。

  扁平式的机身让它的单座面积比直接竞争机型大三分之一左右。

  通道也更加宽大,每个座椅拥有宽阔的空间让乘客能伸展腿部。

  维克托·科瓦尔斯基一边走,一边继续介绍这架飞机的基本性能。

  它的机身是那种扁平流线设计,长度米,高度有米,宽度达到了米。

  整个机身的面积就达到了825平方米,加上它的大三角翼面积,飞行的迎风面积达到惊人的2100平方米。

  这已经相当于安—225机翼面积的两倍。

  两个风神一号矩形涡扇发动机,紧贴机身尾部和机翼下方。

  而扁平的进气口横向均匀分散在机翼后下方。

  扁平矩型的进风口与机翼完美结合。

  整体布局有点类似于图—160,但又有些不同,

  “鹏”的发动机是紧贴着机身,看上去比常见的涡扇发动机足足短了一倍。

  它的进气口与发动机之间有一个s型的中空管相连接。

  飞机的机翼采用后三角翼+前鸭翼式布局。

  飞机尾部是两个巨大的v型垂尾。

  它吸收了部分战斗机的空气学原理。

  “鹏”最吸引人的,也是最具创新的设计是的仿矢量涡扇发动机。

  在起飞时,它可以根据滑行距离和发动机推力调整倾斜角度。

  这样就可以节省飞机在跑道上的滑行距离。

  在降落时,也是差不多的原理。

  这样的设计不仅让这个巨无霸飞机更美观,更科幻,而且对飞机短距离加速,缩短助跑距离有相当大的帮助。

  这一次的空载起飞的助跑距离不超过1000米。

  就算是满载起飞助跑的距离,应该也能控制在1200米范围左右。

  这飞机在全世界的大中型机场起降是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这一次试飞,不仅仅姜余非常关注,华俄两国的军方也派出强大阵容过来观摩。

  代表华夏军方的王老,也是亲自赶了过来。

  除了观摩这几天的飞机试飞之外,还要参加一个星期后,这两个飞机制造公司的开张仪式。

  他的随从除了一批将领和总装部的几个司长之外,还带上了自己的小孙女作为私人生活秘书。

  第一天的起降和试飞,就那么平淡无奇的过去了。

  这二天是满负荷运载试飞,需要测试十个小时以上,飞行里程超过1万公里。

  之所以如此跳跃式的测试,主要是老毛子们实在等不及了,他们觉得这太小心翼翼了,完全没必要。

  姜余问过两方的工程师后,也只好无奈的点点头同意了。

  因为这些工程师居然比老毛子们更有信心,完成此次试飞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