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 辛巳之变_大清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以来都在努力维持两宫皇太后之间的均势。

  慈安显然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提出归政于自己,等于是自动放弃了权力,以此来交换奕忻的支持。奕忻此时眼光闪烁,显然心中在激烈地斗争着,想来一定在盘算着各种得失。

  而慈安此时从一个密柜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的匣子来,里面装着一卷黄绢:“这是先帝的圣旨,我本以为这一生都不会把它拿出来,想不到今天还是用上了。”

  奕譞恭敬地从慈安手中双手接过圣旨,与奕忻凑在一起看了,方怀虽然不知道圣旨的内容,但这封圣旨应该就是当年咸丰在临终前交给慈安的那封用来制约慈禧的圣旨吧。恐怕也是因为这封圣旨,慈禧才会处心积虑想要害死慈安。

  奕譞和奕忻两人一脸严肃地看完圣旨,互相看了一眼。只见奕忻道:“既是有先帝懿旨,想来宗室也不能说什么,只是此事行事还需谨慎,以免生出变乱。”

  “恭亲王说的是,为免生出变乱,还请醇亲王坐镇西山丰台大营,节制十二营,恭亲王则调动九门提督的兵马,维持京中秩序。”慈安此时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这时我才真正相信了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大智若愚。

  “谨尊太后懿旨。”奕譞和奕忻躬身道。

  那一夜整个京城异常的安静,朝中最有实力的两个王爷和一个太后联合起来,的确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抵挡。当然这份安静紫禁城除外。

  整个夜里,紫禁城都是人影憧憧。不能不说慈禧很小心,他不仅让李莲英送毒药,还让御前副统领旈敏暗中准备了一哨人马,就算慈安发现了汤药有毒,也躲不过随后的宫变。

  只不过她忽略了方怀,因为方怀的原因,醇亲王奕譞站到了慈安一边。旈敏虽是慈禧一手提拔,但早先却是奕譞统领丰台大营时一手带出来的。

  所以当奕譞手持咸丰的遗诏站在御林军前,所有御前侍卫的刀口都调转了方向。这一切全在方怀计划之内,十年谋划之功,一朝实现。方怀忍不住心中一阵激动。

  御林军很快就控制了储秀宫,方怀没有进去,只是站在门栏的阴影里注视着一切。慈禧似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总之一脸的平静。而旁边李莲英已经吓得面无人色,整个人缩成一团趴在地上。

  旈敏手持慈安的懿旨和咸丰的圣旨走进储秀宫,后面是两排带刀侍卫。旈敏来到慈禧面前道:“奉先帝和太后旨,请您移宫。”

  慈禧此时竟然笑了笑:“皇上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不知道慈禧怎么发现的自己,不过方怀还是走了进去,不自觉地向她请安道:“见过皇爸爸。”

  慈禧轻轻叹了口气:“皇上近来又清减了,让皇爸爸好好看看,以后恐怕没机会再看到你了。”

  不知是否是错觉,方怀竟然感觉慈禧的神情中透出一种和蔼,说实话,进宫以来,她对自己还是挺不错的。

  “想不到我算计了一辈子,竟然败在了皇上你的手中,这恐怕是天意。”慈禧看着我,淡淡地道。

  不知怎的,方怀觉得说不出的尴尬,不敢抬头看向慈禧:“皇爸爸的话,儿子不大明白。”

  慈禧此时淡淡一笑,指了指旈敏道:“其实看到他,我就知道败在了皇上你的手中。以老七的胆子还不敢背叛我,除非为了皇上。”

  方怀怔怔地说不出话来,慈禧此时回身挥了挥手,对身后地宫女道:“红儿,秀儿,收拾一下吧,别让大人们等急了。”说完施施然走了出去。

  这场发生在光绪七年的政变来的快,去的也快,京城也没有什么变化,而许多王公大臣直到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得到消息,但这场政变对朝廷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直接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光绪帝作为一代英主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史称这次政变为“辛巳之变”。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