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7章 才子风流(二)_从伦敦开始的诡异剧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和》过于生僻了,贺知章的另一首诗在后世流传度更高,连孩童都会背诵——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千百年后,所作诗歌仍脍炙人口,不是名留青史又是什么?

  与此同时,陆离也在好奇李白究竟是何模样,这位诗仙曾在诗中这样形容自己——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天、道。

  过于抽象了。

  珠帘碰撞声响起,陆离走出房间,凝神看向前方——

  三人。

  为首者是一位手拄木杖的老者,面色微红、皓首苍颜,可走起路来一点也不哆嗦,想来应该就是即将辞官归乡的贺知章了。

  李白?

  视线从贺知章身上挪开,陆离看到了一个身高不满七尺的中年男人,头扎束带,腰缠玉巾,一副飘然傲骨、倜傥模样。

  许是察觉到有人在打量自己,李白回望过去。

  眸子炯然,哆如饿虎。

  这时候,晁衡已与三人见完礼,赶忙介绍道:“太白兄,这位是陆卿,吾于西市道中相遇,邀其来此小酌。”

  其实,根本无需赘言,在场三人皆认识陆离——圣人心腹,本朝最年轻的大理寺卿。

  “没想到能与陆卿共度上元佳节,吾等之幸。”

  吏部郎中王维满脸笑意。

  抛开气质等玄之又玄的东西,凭心而论,三人之中属王维面容最佳,儒雅端正,仪表堂堂。

  昔年,玉真公主赞其“妙年洁白,风姿郁美”,再加上王维琴艺诗文冠绝天下,坊间曾有传言,公主对他一见倾心。

  此事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反正这位手掌大权的公主曾在各种场合放话“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

  由于本朝科举考试不糊名,主考官阅卷时可以看到考生姓名,因而得公主赏识的王维顺利蟾宫折桂——

  本就是风流才子,又得王公贵族赏识,想不上榜都难。

  “贺监。”

  念头急转之间,陆离走到三人身前,朝官位最高、年龄最长的贺知章叉手行礼。

  此礼行起来简单,却不失恭敬意味,因为叉手时必须将其放在方寸处,即心脏附近。

  见状,贺知章一扫醉相,叉手还礼。

  “下朝之后,老夫与太白、摩诘在宣阳坊酒市多饮了几杯,让寺卿久等,勿怪。”

  对此,陆离倒不觉得意外。

  李白同样是饮中八仙、仙宗十友,杜甫写诗赞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王维虽不好酒,但因为崇尚玄法,亦名列仙宗十友。

  换而言之。

  三人是忘年交。

  而陆离不太喜欢这种繁文缛节,索性打破这种氛围,笑道:“本官仰慕太白、摩诘之名久矣,而今相见不必讲究这些俗礼,入席饮酒吧,莫要让姑娘们等久了。”

  “哈哈,寺卿请。”

  一行五人走回房间。

  不多时,丝竹之声响起,而名妓的作用也开始显现,出言活跃氛围:

  “奴久闻诸位才名,时逢上元佳节,不如命题联句以咏之,如何?”

  “善。”

  “善。”

  李白、王维、贺知章都是文坛大佬,自然不虚,晁衡在太学深造多年,亦非等闲。

  在场众人只有陆离感觉有些为难,可当众说自己肚子里没墨水,扫兴不说,面子上挂不住,因而他决定走一步看一步。

  “这位小郎君迟迟不语,莫非是想退席?”

  上网课……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