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明星企业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的座谈会,他指出要抓住南阳市快速发展的时机,打造一批明星企业和一批明星企业家,以点带面,这跟中央的改革开放大方针基调是一致的。所以我打算在晨报板块开辟一个头版专题,用来宣扬明星企业和企业家,你这两篇报道正好打头阵。”/p

  刘红英攥紧拳头:“谢谢主编……啊不,谢谢师父!”/p

  孔垂铭微微摆头道:“多亏牛副市长的指导精神,也多亏了你扎实的文案功底,继续努力吧!”/p

  刘红英不自主地跳了下,俏皮笑道:“我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师父您!”/p

  孔垂铭脸色微微一凛,然后挥了挥手道:“没事就出去吧!”/p

  第二天的晨报,头版以主标题为“改革春风中的南阳企业”专题,副标题是“生机勃勃的红星厂”。/p

  报道分为姊妹篇,第一篇讲述红星厂的现状,包括厂区现状,职工风采,企业文化。也讲述了红星厂在平顶山煤矿项目中斩获的骄人成绩。/p

  第二篇报道红星厂的“校园招聘”行为,以问答的形势表述出红星厂的招聘动机,以及引起的社会反响。在报道中,王朝阳的名字频频出现。/p

  这是红星厂真正意义上首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p

  过去只是边陲一隅的小厂,如今摇身一变,俨然有了大型企业的风采。因为南阳晨报是南阳市发行量最多的报纸,在接下来两三天的时间内,红星厂已经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p

  优质的内容,离不开优秀的记者,刘红英也凭借这姊妹篇报道小小地火了一把。/p

  南阳市的机械厂不止红星厂一家,想要成为“明星企业家”的更是不乏其数,经常会有拜访者找刘红英,他们希望刘红英也给他们做专访。这些“毛遂自荐”者中,有的能拒绝,有的不敢拒绝,但无论如何,刘红英都清闲不下来。/p

  这也算是出名的烦恼,不过刘红英很享受这份“忙碌的烦恼”/p

  同样出名的是红星厂,但厂长王嵩却丝毫没有烦恼。专访内容上报的当天下午,老厂长专门让人买回五十份报纸,全厂职工传阅!瞧,咱们红星威风,南阳晨报的头版头条!担心有职工不识字,下班前半小时王嵩让以部门为单位,组织集体学习,找嗓门大的当众朗读给所有人听。/p

  这次红星厂露脸,技术部起到关键作用,王嵩计划搞一个表彰大会,在厂子大门前的空地举办,弄个主席台,让技术部全体成员站上去,给每人胸前带一个大红花……但这个想法遭到王朝阳和张苗苗的一致否决,王嵩悻悻作罢,但仍然不死心,说以后有机会一定公开表扬。/p

  总之,老厂长这是怎么得瑟怎么来!/p

  红星厂名声鹊起之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再也不愁招工了。因为规模和业务持续扩大,红星厂一直处在人员紧缺的状态。以前招人并不容易,周边村子里面绝大多数壮年男子都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多是老幼妇孺。但出名之后,红星厂进入众人的视野,人们渐渐意识到红星厂是很不错的选择。/p

  业务方面,红星厂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主动来厂子里走访的上下游企业开始剧增。/p

  上游企业,例如原材料经营商、设备供应商,零配件供应商……他们都希望尽快跟冉冉升起的红星厂尽早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p

  下游企业,主要指主机厂、整车厂和一些机械制品的厂家,他们所看中的是红星厂的技术实力……能在平顶山煤矿那种大项目中击败岛国巨头,证明红星厂的技术能力非常高。如今机械行业的普遍现象是“傻大黑粗”,不是不想做精细,主要因为技术不过关。/p

  /p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