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一章:子孙后代_农商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乡里也要尊重村委的自治规划。”

  项成儒的意思,乡里批准的指标,在砬子村也不好使。

  周父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给项成儒递水的虎子娘,欲言又止。

  “项先生,我对农村的情况并不了解,是现在农村都这样,还是只咱们砬子村的房子不好买。”

  “叶先生,穆丹地区只有砬子村这种情况。这里不只是房子的事,是控制进户,如果您想找个农村生活,别的村子有很多卖房卖地的,如果你就想来砬子村,那就只能等了……”

  裴德斌把话接了过去,并把现在农村的政策给他介绍了一下。

  自从砬子村开始搞有机农业,山上的碎石场就停了,村北的猪牛养殖场也进行了整理规范,骆成根上任之后,又对农副产品的加工作坊的排水进行了严格管理。经过几年努力,现在的砬子村,是穆丹市唯一一个真实生态状态的行政村。

  现在的砬子村,农业产业生态链已经形成。目前,除了村委集中购买的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砬子村基本是只出不进的状态。

  畜禽养殖的饲料是本村农作物自产的,农副产品的原料也是自产的,从种地的籽种到生活的粮油,都由本村自供自足。

  可以说,除了超市里卖的部分食品,这里连家禽吃的都是有机粮食。

  “那这里的农副产品销售价格很贵吧?”周父忍不住问道。

  “蔬菜要比普通的贵一倍多点,肉蛋这些要比喂复合饲料的贵三倍,销售没问题,现在基本上是以产定销。除大田的粮食生产之外,其他大部分在穆丹本地就消化了,唐先生和郎先生两家,一直都是砬子村农产品的忠实用户。”

  裴德斌恭敬的,尽量全面的,回答周部长的提问。

  “既然经济形势这么好,为什么不引进科技技术,引进专业人才,扩大产能,大力发展这里的农村经济呢?”

  这话裴德斌可不敢回了,只能说:“目前的发展形势就非常好了,砬子村村委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那要看什么科技技术,也要看什么专业人才,还有这个“大力发展”怎么使劲。”

  项成儒说话了,“在十七世纪之后,我们发现自己落后的问题了,便开始学习,尤其学习科学技术,学到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怎么样了?”

  项成儒一说话,屋子里就静下来了,大家都想听听,这个教育出一个好儿子的农民父亲会说什么。

  “至于专业人才,别的我不知道,在农业领域,我们又培养了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呢?从前,乡里还有良种场,市里也有农专学校,现在呢?

  关于种地这事,虎子买了好多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肥料学、栽培学,怕有几十本,上面除了农药治虫就是各种化肥的使用,然后呢,还不如村里老张头抓起地里一把土!

  掸点泡生小灰水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