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七章 取舍_后汉长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龙之臣,亦非有大功于梁氏。因此,即便现在受宠,所依赖的,也不过是梁祯的提携,而非自己的根基。所以平日里,为人也甚是低调,乃至于,此后发生的诸多大事,典籍之中,都几乎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子通随孤十有七年,孤虽未以子通重任,但子通之才,孤一清二楚。当年,若非子通劝孤,勿要迁徙江淮民众,以让孙权获利,说不定,孤还真的将江淮十余万民众,白送给孙权了。”梁祯边轻轻地摸着隐隐作痛的膝盖,边笑着道,“自此事始,孤便知晓,子通乃谋大事之人。故而子通有话直说,孤定不会因言降罪。”

  蒋济见梁祯这么一说,心中自是又惊又喜,喜的是,自己在太师府中,庸庸碌碌十有七年,本以为,此生便要终了于这庸碌之中了,但怎知,原来自己的才能,魏王早已看在眼中,今日之问,分明是要重用自己。惊的是,魏王之城府,竟然如此之深,乃至于,他考察了自己十七年,而自己,竟然却还一直觉得,魏王仅仅是不想让自己为孙刘所用,才将自己给“供”了起来。

  “魏王,观人不可观面,识人不可揣心。”

  所谓观人不可观面,识人不可揣心。说白了,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正因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才不能单凭面相,就去断定一个人的优劣好坏,毕竟,容貌俊美的人,也不一定是贤臣,容貌丑陋的人,也不一定是奸臣。所以,要看一个人的好坏,只能听其言,观其行,但又万万不可,揣其心。

  因为,一旦去深究一个人的内心,那最后所能得到的结果,往往都是极坏的。就比如,当下广为人传颂的孝子王祥,初听,这确实是一个足以催人泪下的孝子故事,为了满足卧病在床的养母喝上一碗鱼汤的愿望,王祥曾经脱下衣服卧在床上,以体温催融冰雪,以便捕捞鲤鱼。

  但若是用揣心之术去揣摩,这就是一个为了名气,连命都可以不要的故事了,要知道,建安年间,虽说梁祯一再强调,唯才是举,但在崔琰的坚持下,两汉延续的“举孝廉”之法,也还是被沿用了。所谓举孝廉,就是各州郡官府,征辟或举荐当地有名的孝子及清廉之人为官,以造福万民。

  而王祥这寒冬卧冰的“疯狂”举动,不就正正是,博取孝名的最有效途径吗?试问现在,天下还有几人不识王祥,没有听过他卧冰求鲤的佳话?当然了,这般的猜测,显然是以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了。弄不好,魏庭就真的会因为这点无端的猜测,而白白错过了一位英才。

  所以,蒋济才会说,识人不可揣心。

  “孤已无几日可活,以荀缉之才,若是不能为梁茂所用,则必成大祸。”梁祯既然能问蒋济,荀缉是否该留,心中对蒋济,自然是十分信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