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三十二章:又框到手了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只要我们所里能够按时拿到工资,自然是愿意向美国人学习技术,但我们38所现在住在大山里面,交通不畅,想要接点民品科研项目也不可能,到时候没有钱发工资,我怕”

  到最还是得说的钱的问题上,杨辉也在83年刚刚到西南科工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知道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这样吧,我们西南科工接下这个预警机项目的时候就和军队、科委说过,要接手当年空警一号的研究人员,到时候我就再去丁主任那里跑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你们编到我们西南科工,就从电子工业部拉出来干,西南科工给你们发工资。至于搬迁的事儿,我看就是我们西南科工和贵洋市委商量好的贵阳市郊区外二十公里处的航空航天城,这里到时候会有很不错航空航天氛围。”

  还能怎么样,人家杨辉都把话说的这份上了,王所长也是拼了。

  “那好,我们38所就这拉出来干,反正现在的电子工业部早就在各种甩包袱,人家看我们38所是山沟里面的研究所,恐怕连后娘养的都不如。到时候恐怕就要你杨总给我们所里五百多号技术人员发工资了”

  废了这么多的口舌,终于还是有了结果,至于说这五百多号人的工资问题现在国企的工资很高吗贵洲这个地方的消费水平很高吗要负担着五百多号的技术人员工资还是可以做到的,再说这些技术人员又不是光拿工资不干活。

  “王所长,这次我们西南科工跨过航空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之间的鸿沟,将你请来主持我们同格鲁曼的预警机技术合作,还是希望你能带领整个技术队伍拿下这次的预警巡逻机项目。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是去学技术,到时候闷头学那些我们的短板技术最为主要,至于这个轻型预警机项目,成于不成全看天意,就当是我们交一次学费好了。”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