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八章:预警、指挥、巡逻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国的第一款预警巡逻机。没有前人经验借鉴,一切就更加麻烦。

  “这说的倒是实话。我待会就安排人员去你们西南科工,看你们具体能给出什么样的方案,先说好那些不靠谱的方案,海军绝对不会要,投资时间太长的同样没戏!”

  这年头的海军就是这样,方案不靠谱不要。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风险太大人家不要,现在的海军经不住风险项目。投资时间不能太长这一点就更简单,时间等长了耐心早就消磨的不见踪影。

  好在杨辉给出的方案都是非常容易做到的,雷达和长航时飞行平台很多,要求速度、滞空时间。自然是轰六为平台最优;若是要求前线短距离起降,对速度、航程要求不高,自然以运七飞机为平台也没有问题。

  若是要在运七、轰六两者中居中,自然就是运八,这款平台看起来是最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这年头的运八产量极低,舱室还不是气密舱,安排预警机组人员有些不方便。

  最土豪,工作环境最舒服、航程也远的还是以客机改装为好,不过现在的情况看来,客机改装是最不靠谱的,杨辉把目光锁定在前面的三种军用飞机上。

  要做早期预警巡逻机,不仅仅是需要有雷达、载机平台这些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上同样不能弱了,一款担当部分预警功能的飞机,没有合适软件支持,功能将大大地降低很多。

  最典型就是苏联的a-50预警机,这家伙看起来牛高马大,顶着一个贼大的盘子,然而软件跟不上,不仅雷达本身的软件算法落后,预警机与作战飞机之间的联系方式也落后,庞大的作战指挥全部依靠预警机中的些机组人员人工通话指挥。

  这得要有多牛逼?诚然这是些问题是因为要指挥的作战机群太大才导致的问题,若是用在现在杨辉准备为海军开发的弱化版预警巡逻机上,语音通话指挥也不是不行。

  但杨辉就是接受不了这种东西,落后就是落后,没有太多的理由,现在的杨辉要准备做这项目,怎么也要有所改进,自动化程度还是得要有点看点才好意思拿出来。

  所谓要自动化程度,也不是太麻烦,至少在西南科工内部,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设计风格,歼七四的航电系统就是走的美系路线,而即将到来的ag-9雷达也是典型的美系雷达。

  在歼七四的合作中,西南科工已经拿到了1553b数据总线技术,这至少意味着歼七四和未来即将搭载ag-9雷达的预警巡逻有了最基本的契合可能!

  只有同样基于1553b数据总线的设计,两款飞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才有可能,一旦实现了预警巡逻机与前方作战的作战飞机数据交换,不仅作战飞机有利,后方的预警巡逻机同样也能再次扩大作战感知范围。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