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7章:1978年的广州美院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远,七八公里,公交车也就半个小时左右,不像北京站到北大还需要换乘两趟公交。

  苏亦下公交的时候,他老子苏哲早早就等在公交站。

  看到苏亦下车,满脸笑容应迎上来,“儿子回来了,累坏了吧。”

  苏亦不装,“是的,累坏了,现在一步都不想动。”

  苏哲说,“我都说要派车去接你,你还不让。”

  苏亦指着前面自行车,“以后换四轮的再说。”

  这年头,谁家的车不是自行车?

  想要汽车,基本上就是单位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大领导才有的专用车。

  当然,真要找一辆汽车,苏老师应该也是找得起的,但没有必要。

  结果苏哲刚接过苏亦手中的行李,就一阵踉跄,“这都是啥啊,那么重?”

  苏亦说,“书!”

  “那么多书,不愧是我们苏家的大才子。”苏哲老师的说话风格就是这样浮夸。

  然后开始把苏亦的书垒在凤凰牌单车后架绑起来,“我先把你把书拉回去,要是知道你的东西这么多,就应该找个三轮单车了。”

  嗯,不愧是父子俩,跟苏亦在北大的时候都想到一块去了。

  广美老校区校园不算大,苏哲跑了两趟,终于把苏亦两人带行李拉回去了。

  78年的广州美院校园跟前世苏亦读书的时候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了。

  跟北大不一样,广美没有那么文物需要保护,所以只要基建需要,都是可以拆除的,比如老校门,比如改成美术馆的原陈列馆,比如已经拆掉的交流馆,现在都仍旧存在。

  实际上,苏亦对于昌岗校区也不太熟悉,他前世在大学城校区读书,这边已经用来当研究生院,也就是偶尔过来玩跟上一些专业课。

  所以这个年代的美院老校区,对于他来说,同样也有吸引力。

  跟燕园的复古中式建筑不一样,美院昌岗校区是57年建的新校址,整个建筑风格都是仿苏联模式。

  尤其是校门正对面的四层红白主楼,尤为醒目。

  一路上,没少跟他们父子打招呼。

  等苏哲回到宿舍的时候,他们国画系都知道苏老师考北大研究生的天才儿子回来了。

  少不了一番串门。

  甚至不少人都好奇,过来打听苏亦有没有考上。

  苏亦当然不会给准信,只能说等通知。

  因为这个年代,考上北大研究生并不小是一件小事,需要慎重。

  前世的时候,苏亦的老师说过一个关于当年恢复高考的糗事。

  说他们单位的一个同事,考了北大,没考上,结果没被录取的通知书也都发下来了。

  当时,在他们单位就造成不小的轰动,以为他考上了,结果一打开信封通知书上去写着不录取,这个消息一下子就传遍整个单位,都知道他没被北大录取。

  还有有人嘲讽他不自量力考北大。

  让对方一整年在单位都抬不起头,直到第二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