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26章:白沙宋墓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底呢。

  不过根据马世昌的说法,里面的手绘也不全是宿白先生画的。

  宿先生也只是手绘了写生一小部分,真正有需要的建筑图、斗拱、平、剖面图、都是请莫宗江先生画的。

  莫宗江是营造学社成员,建筑史学家,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也是梁思成先生的弟子。

  对古建研究有着深厚的造诣。

  五十年代北大考古专业开课的时候,就曾经请莫宗江先生过来教授手绘课程。

  实际上,幕后的工作不仅仅有莫宗江。

  临摹壁画和拍摄彩色照片的有叶浅予、董希文、刘凌沧、林岗、杨之光、潘絮兹和彭华士诸先生,莫宗江先生为白沙一号墓绘制了墓室结构透视图,余鸣谦先生参加测绘了白沙一号墓的平面、仰视、立面和剖面图。

  这些先生都是牛人。

  董希文就不说了。

  宿白先生的素描老师。

  油画大牛。

  所以才有人说,这项考古发掘和各种记录工作在人员的组成上,可以说是集考古、艺术界之精英,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实属罕见。

  这些幕后的故事,马世昌不说,苏亦肯定是不知道的。

  因为他前世读《白沙宋墓》的时候,已经是17年的最新版本的,里面精美的印刷以及插图,跟57年版本已经有不小的改变。

  当然,内容是不变的,正文、注释都没有改变。

  这本书能够成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田野报告的奠基和经典之作,也是有其道理的。

  奈何,苏亦前世读研的时候,对历史考古学研究不深。

  当然,也不是没有读过。

  《白沙宋墓》是专业必读物,想要了解中国古建,《营造法式》,宿先生的《中国古建筑考古》都是必读物,不过这个时候,古建筑考古这本书并没有出版,甚至,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古建筑考古都不能够成为一门学科,只能算是考古关联方向。

  他前世学公众考古,苏亦写公众号推文的时候,会专门作一些考古专著推送,推送的书基本上都会读过,但也都是泛读,很难精读。

  现在重读《白沙宋墓》,又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而且,这本书还是宿先生亲自送给他的,里面还有宿先生的亲笔签名,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

  不细读,良心有愧。

  甚至,里面涉及到不少宋代墓葬元素。

  甫道壁画马。

  开芳宴。

  屏心画水波纹。

  妇人启门。

  人墓祭仪和买地券。

  纸明器。

  唐宋堪舆书。

  宋皇家选茔地。

  等等。

  这玩意,要是后世写盗墓小说的作者随便翻看然后照抄,都可以营造出非常精美的画面感了。

  所以,苏亦都有一个荒唐的想法,要是让宿先生去写盗墓小说,他会写成什么样?是不是画面感十足?

  或者写着写着,最后就变成考古报告了。

  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最大。

  一想到这,苏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