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减少大宋将士的伤亡?这一点,朕相信王相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介甫,所谓千古名,从来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这个权利和资格。历史,本来就是被粉饰过的。”

  “当大宋的疆域东西数万里,南北数万里,并将此无边的疆域留给后世后,有谁会在意在这无比的功劳里,使用过一些无伤大雅的计谋?”

  “朕相信,朝堂的臣工都熟读历史,也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通读了。从心底里,有谁去同情弱者?胜了就是胜了,无关手段!”

  赵曦这还是第一次跟王安石这般监心般的交谈,也是时隔很久以后,第一次这样的长篇大论。

  很久了,臣工的奏对,赵曦都是听的多,说的少,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处理朝政的朝廷,不是一个纯粹听命的朝廷。

  这一次,赵曦是真担心王安石过不了心里的坑。

  内阁首相不完全认同的计划,实施起来绝做不到极致。

  王安石现在已经很契合首相职位了,赵曦从来都认为稳定的决策层很重要。

  既然没有替换王安石的意思,那就需要让他走在轨道上……

  “官家……老臣……老臣谨受教!”

  说着,王安石拽了衣袖,这是要下拜了。

  王安石不知道富弼当初怎样做的首相,但是他知道他自己这个首相。

  这么多年过来了,他感觉自己这个首相始终没能跟官家贴心。

  这一届内阁,多为潜邸旧臣,他知道,他很难跟官家贴心了,亲近了。比不上章惇这个后面进入潜邸圈子的,甚至比不上吕惠卿这个耍小聪明的。

  他之所以硬在内阁里撑着,是不想看到大宋这么大好局面改变了,他想看着,最起码在有生之年看着大宋的腾飞。

  更想在他执掌内阁时,为大宋开万世太平,拿回中原王朝的屏障……燕云十六州。

  所以,他自己做了改变,尽量去适应如今这个内阁的作风。

  到后来,王安石甚至掩藏了自己的锋芒,只为一个稳定的内阁,可以延续大宋的盛景!

  今天,老王真的被感动了!在官家推心置腹的跟他说出这些后,他能感觉到,这一刻官家是真的接受他这个首相了……

  “王相,此事还可以再添加些什么~~朕考虑,跟北辽朝廷所谓的谈判,应该不会有什么效果,最终还是得充分的把耶律乙辛这些废物再利用。”

  一时间,赵曦好像也觉得王安石亲近了,也不打算留着余地让内阁揣度了。

  “王相,朕以为,朝廷可以跟耶律乙辛讲明,他们家眷的安身立命,需要他们用命来挣。”

  “既然是扶植,朕以为除了火器以外,包括神臂弩在内,都可以按比例的支援耶律乙辛。”

  “以这股叛军对北辽斩首的数量,来决定他们家眷在国朝生存质量的交换条件。”

  “当然,也不能不给他们希望……朝廷的底线,可以在叛军剩下不足一成时,考虑接受叛军入境。到时候,是转民,还是做辅助番骑,让他们自由选择。”

  官家要比章惇狠很多,也要比吕惠卿彻底很多。

  可这时候,王安石居然没有内阁议事时的那种心里不适感。反倒觉得,事情本来就该是这样。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