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一二章 理想的弯道超车节点_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类型尺寸的飞机。

  最后,电磁弹射的对于生产机械工艺的要求更低,维护更加简单,理想状态的故障率和维修用时都更低,无故障工作时间更长。

  蒸汽弹射器是个机械结构的气缸,加上活塞和蒸汽管道,绝大部分都是机械解构,密封工作是重中之重,对工艺指标要求极高。

  而极限工艺标准下生产的设备,持续的工作造成的正常磨损,都会导致机械结构强度迅速减弱,必须以相对高的频率定式检修。

  而弹射器的主体,作为一个巨型气缸,这个设备检修起来,也是非常的麻烦,单纯的重量和尺寸,就让人头大了。

  相对而言,电磁弹射器,都是电机和电磁设备,对生产工艺的要求,远不如蒸汽弹射器的大型密封气缸。

  关键弹射器本身也是模块化的话,可以相对简单的安装和维护保养,保养难度也比蒸汽气缸更低,还可以模块化的部分更换。

  所以,电磁弹射器天然适合给中小型航母使用,两攻当然也不在话下,076表示我等着。

  电磁弹射器研发的最大难点,其实在于储能和释放设备以及控制系统,这是与电磁炮一脉相承的东西。

  许星辰没有主动研发这个东西,就是知道这个技术的研发难度,其实一点儿都不低,只是难的方向不同。

  传统机械时代的设备的生产和设计难点,往往都在生产工艺和材料上。

  蒸汽弹射器以及各种航空发动机,都是属于这个范畴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逻辑和原理都相对简单,但是要靠经验积累和工艺堆砌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工业技术基础,研发这种类型的设备的时候,难度是高的离谱的,在地球上是没有捷径可循的。

  只是到了这个舰娘世界,许星辰有了科研设备的帮助,研发这种设备反而没有太大难度了。

  因为舰娘科技体系中,可以非常方便的研发和生产出,各种性能非常优异的生产材料。

  虽然追求极限仍然比较难,要得到能用的参数优秀的设备,已经比较方便了。

  到了科技时代之后,新设备的研发难点,往往不在工艺上了,逐步转到了思路和程序上。

  找不到角度和切入点,硬莽是莽不出来的,而找到切入点之后,可能很快就能搞出产品来。

  到了舰娘世界之后,这种研发难度虽然也降低了,但是幅度却不如传统机械设备那么大。

  因为始终要找到合适的思路,没有办法依靠舰娘体系的超强材料,强行莽过去。

  只是测试各种思路的效率,变得异常的高,模型都不需要做,就能直接验证是否可行。

  再加上许星辰本来就有了初级的蒸汽弹射器,对于新的电磁弹射器的需求不是特别的高。

  所以实际上和预警机一样,许星辰对电磁弹射器的态度,就是等等看看能不能抽出来。

  抽出来就皆大欢喜的直接用,抽不出来就继续用初级蒸汽弹射器凑合。

  但是也不需要专门研发更高级的蒸汽弹射器了。

  因为蒸汽弹射器的研发,对于电磁弹射而言,不会形成明显的助力。

  电磁弹射器,与蒸汽弹射,名字都是弹射器,功能看上去都是要将东西弹出去。

  但是两者不是科技树上的前后两个节点,电磁弹射器不是蒸汽弹射器的升级产品。

  她们是两个不同科技分支上的产物,所用的技术可以没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最多在挂飞机轮子的工具上,可以参考一下结构强度的技术指标。

  只是两者位于不同的科技层面上,蒸汽弹射器属于机械时代的设备,而电磁弹射器属于电子科技时代的设备。

  当相关的技术成熟之后,直接放弃过时的蒸汽弹射器,取道电磁弹射器的路线,是理所当然的弯道超车节点。

  但是当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就算是知道方向也没办法跳过去。

  所以传统的英系美系,研发蒸汽弹射器的时候,也是非常正常的思路。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