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七二章 大朝_大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哗再起,这是大明朝的官员们准备上朝的动静。自打上月,皇帝将常朝取消,改为只在每月朔望举行两次大朝,这还是官员们第一次上朝,想想还真有些小激动呢!就连尚书侍郎这样的大员都特意早起片刻,早早出门,赶往午门外候朝。

  承天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这皇城四门,也在五更时分缓缓开启,把住在京城各处的官员们放入皇城。各色大轿、小轿、马车、驴车从四门鱼贯入城,汇聚在承天门处,然后官员们下车下轿,神采奕奕的唱喏寒暄,互相问安,然后说笑着往午门行去。

  显而易见,文官们的心情十分愉悦。他们怎能不愉悦?皇帝不动声色的便剥夺了勋贵们的参政议政之权,从此以后,大明朝军国大事再也容得不得那些老粗指手画脚了!可想而知,未来的日子里,文官的地位会越来越高,很快就会超过勋贵,把他们死死踩在脚下!

  “早就应该这么干,皇上这一手真是大快人心啊!”

  “金学士他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十分满意的!”

  “听说这都是内阁大杨学士的出谋划策!”如今内阁有三个杨学士,为了区别开来,人们或以年齿排序,将最年长的杨士奇称为‘大杨学士’,最年轻的杨溥称为‘小杨学士’,至于杨荣,则直接以‘杨学士’相称。

  又或以他们的籍贯方位来区别,杨士奇为‘西杨’,杨荣为‘东杨’,杨溥为‘南杨’。朝野公认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其中又以西杨为首,官员们对杨士奇已经不称‘学士’,而称‘首揆’了。

  “是啊!首揆大人真乃神人也!”如今杨士奇的威望远远盖过六部尚书,也盖过内阁中其他大学士,是官员们心中当之无愧的文官领袖了。官员们提起他来,无不满是崇敬,大明朝立国以来,他是最为文官们提气的一位!

  “不过,那些勋贵们能甘心吗?不会出幺蛾子吧?”也有人忧心忡忡问道。

  “谁知道呢?不过木已成舟,他们还能咬人不成?”不过大部分人都已经被冲昏头脑,在那里盲目乐观。“要我说,首揆大人应该再接再厉,把那帮勋贵的兵权也夺了去,他们才会彻底老实!”

  “你当首揆大人不想啊?可路得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会扯到蛋的。”

  “是啊!听说皇上和首揆商量着,最终是要把都城迁回南京的,但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恐怕两三年都没办法成行。”

  突然,文官们高谈阔论的声音小了很多,空气似乎都凝滞了不少。文官们神情各异的望着承天门方向,原来是勋贵们到了。

  与文官们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勋贵们一个个苦大仇深,神情阴沉的走在一起,从承天门到午门这段距离,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