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5_重生81:从收破烂开始致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决定现场打开。

  打开箱子,立刻扬起了一层灰,一股腐烂的气息扑鼻而来。

  林然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等到灰尘散去,他才发现,箱子里竟然放着一叠古画!

  赵明成原本就是金石爱好者,收藏了大量字画!

  赵明诚和李清照二人,才是收藏界的始祖。

  他们婚后经济并不宽裕,也要节衣缩食,购买字画古籍。

  他们甚至建了一个归来堂,专门用来存放文物。

  就在赵明诚升官的时候,金兵已对汴京形成合围之势。

  做官三年,他收藏了大量文物,担心被金兵破坏。

  所以在战争到来前,他利用自己的关系,转移了大量文物到其他地方。

  这宅基地,便是他藏东西的一处!

  只不过,当时的京城距离金人统治地区很近,所以放置在此处的藏品较少。

  箱子的顶上放着的字画,竟然是拓片!

  拓片上的文字是文言文,正是《金石录》中记载的东魏张烈碑。

  林然看着异常激动。

  拓片是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

  将其刻印下来之后,再用宣纸和墨汁,使其清晰的拷贝出来。

  虽然是东魏的拓片,但却算是宋朝的文物了。

  这正是赵明诚平生的爱好,身为金石学家,他最大的乐趣便是收集拓片。

  林然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这拓片埋藏于京城,最后却被法国博物馆收藏,恐怕正是先前主人突然飞黄腾达的原因。

  这可是华夏的无价之宝,卖给了法国人,真是可耻!

  当年赵明诚为了不让他落入金人之手,借着奔丧的名义,从汴京一直前往青州,沿途寻找隐藏文物的方法。

  此处便是其一。

  幸亏此生他抢在了那人之前,把拓片据为己有。

  箱子当中还有五幅拓片,但只有东魏张烈碑最为出名。

  另外几件瓷器,已经被尘土覆盖,但是从外形来看,应该这是他想的配套的青瓷茶具。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都是景德镇瓷器。

  宋代是全国瓷器大放异彩,百家争鸣的时代,但也随着异族的入侵,导致五大官窑全军覆没。

  最终只有景德镇窑和耀州窑存活了下来,而耀州窑也在民国后期灭亡了。

  林然内心感慨万千,在木箱的最底部,还有一张赵明诚手写之作。

  “今战事告急,此乃大宋王朝国宝,君若拾之,且惜之,万不可落入胡人之手!赵某谢过。”

  赵明诚在藏好宝物之后,只是希望历史不要被外族毁灭,并不在乎会不会被其他人发现。

  可惜,在他离汴京不久,便因病去世了,虽然他留下了十屋子的收藏,但依旧免不了被金兵大肆掠夺,毁坏大半。

  林然忽然想起了先前的书,赵明诚也知道,自己作为宋朝官员,在金人入侵后,肯定会对他家乡进行掠夺。

  所以,那十屋子文物,其实只是幌子。

  他早已把珍贵的文物分散到全国各地了,可能原本打算交给子孙收集。

  可惜在他完成一切之后便不幸身亡,也没有留下后代,李清照也随之改嫁。

  这段历史便被永久的尘封了起来。

  林然看着上面的字迹,可谓字字珠玑,能感受到他的不甘心。

  将拓片和文字收好,让杨建龙帮忙把几件瓷器带回家。

  总共有12处埋藏地,但江西的那块特别标注了出来,明显是他最看重的部分。

  而那块地,林然在后世记忆当中并没有相关的挖掘记录,也就代表那是无人知道的角落。

  等腾出手来,自己一定要去江西拜访一番。

  竟然把宝物藏到那么远的地方,显然赵明诚真是下血本了!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