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3章 春风化雨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员们闻言,纷纷竖起了耳朵。

  周钧:“你们都是参加了科举,榜上有名,这才得了官身。朕想问的是,你们的儿时,究竟是如何踏上文道的?”

  儿时是如何学文的?

  皇帝这个问题,问的古怪。

  凉城朝堂之中,门阀士族的官员已经不多,不少官员家境贫寒,甚至有些父母双亡、家徒四壁的情况,也不鲜见。

  卢纶就是其中的一员。

  卢纶儿时,父亲早亡,家道衰落。

  卢纶不得不跟着母亲,投奔到舅舅家中,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那时候的卢纶,需要在舅舅家中帮活,没办法去上私塾,为了念书,只能向表亲们借书,或是去塾所外偷听课堂。

  靠着毅力和才华,卢纶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在文坛中闯出了名气,并且文友遍布天下。

  听完了那些寒门苦读的故事,周钧当着官员们的面,说道:“哪怕一个人再有天赋,再有才华,如果不去给他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努力的机会,那么这个人永远也无法成功,他的才华最终只会被埋没在人海之中。”

  听见此言,卢纶深以为然。

  当初,如果不是舅舅肯收留他,如果不是表亲肯借书给他,如果不是私塾先生有意栽培,卢纶也绝对不可能会有今天。

  周钧:“你们是幸运的,因为你们有机会读书写字,并且最终能够参加科举,成为大唐朝臣。但天底下还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虽然天资聪慧,但是家境贫寒,一辈子都读不起书。对于这些孩子,朝廷有义务去帮助他们,朕也有义务去帮助他们。”

  李白听到这里,问道:“陛下是想派出攉贤使,去全国各地选取英才?”

  攉贤使是唐朝初年的一个授职,主要负责为朝廷,在全国各地选取人才,并推荐为官。

  周钧摇头道:“大唐疆域辽阔,推荐人才犹如大海捞针。再说了,派出去寻找人才的官员,手中就等于有了权力,无数想要做官、或是将家中孩子推上位的家族,会不计代价贿赂选官人。到了最后,所谓的选才,就会变成卖官。”

  李白闻言,轻轻点头。

  皇上说的一点不错,历朝历代的荐才制度,到最后都是无疾而终,究其原因,只有二字——徇私。

  周钧:“朕和礼部讨论过了,为了给天下幼子一个上进的机会,也是为了给朝廷一个广收贤才的机会。从六月起,大唐会在辖下的所有州县,推出义务教育的法令。”

  卢纶一愣:“陛下,何为义务教育?”

  周钧:“所有五岁以上的儿童,无论性别,无论家境,无论出身,必须参加由官府督办的学塾。任何人,任何家族不得以任何理由,来阻止、推诿、延缓儿童的入学。”

  李白:“有些家庭,家中贫困,怕是无法支付学塾的费用。”

  周钧向杜甫点点头,后者说道:“学塾的所有费用,包括场地、先生、纸墨、炭火、修缮等等,统统由官府来承担。除此之外,凡是前来上学的学生,每天还可以领到一份餐食。当然,餐食的费用也是由官府来出。”

  李白听到这里,已经有些发怔:“所有费用,都是由官府来出?陛下……这笔支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周钧:“人才大计,关乎国家前程,不得不察。义务教育功在千秋,朕已经下定了决心,势必要推行到底!”

  从进入堂中,再到现在,神色原本风轻云淡的李白,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动容。

  他掀开袍子的下摆,不顾身体老迈,向周钧拜道:“陛下圣明,臣代天下学子谢过!”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