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9章 《梁祝》成稿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待完天书的事情,周钧松了一口气,来到书柜前,找到解琴遣人送来的《梁祝》,仔细看了起来。

  解琴和宋若娥所写出的《梁祝》,相比后世的版本,稍稍弱化了梁山伯的角色分量,而是将笔墨的重点刻画,放在了祝英台之上。

  周钧稍稍思考,也能理解,毕竟两位作者皆是女性,对于女角色的心理把握和人物塑造,自然更是驾轻就熟。

  除了这一点之外,原版《梁祝》将梁山伯和祝英台无法成就姻缘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梁山伯自愧于家贫,未能如约上门提亲。

  而宋若娥在剧情改编中,却是写成梁山伯如期上门提亲,但祝家因为门阀和贫富歧视,将他挡在了门外,又故意不让祝英台知晓。

  梁山伯气苦病倒,一命呜呼之后,被草草下葬。祝英台直到在出嫁路上,才知晓了真实情况。她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最后跃入坟中,化蝶双飞。

  在宋若娥的《梁祝》话本中,有一段话倒是引起了周钧的注意。

  那段话是祝英台临死之前所说的,大意便是真正的爱情,究竟是什么?

  爱情是坐拥富贵和权势,安逸一生?还是与灵魂共鸣之人,安乐清贫?

  在周钧的记忆中,这段话在原版的《梁祝》之中,是没有的,想必是宋若娥有感而发,写了进去。

  大致翻了一遍,周钧不禁感叹,宋若娥的才情,与唐朝四大才女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相比,丝毫不逊色。

  但为何,这般的奇女子,在史册中,却是没有什么作品保存下来?

  就在沉思的时候,画月在那里正看着《梁祝》,看到动情之处,还不停抹着眼泪。

  周钧看见也是无奈。

  在别苑中休憩了几日,周钧处理完了别苑的事务,又向庞公和画月告了别,便骑着马一大清早朝着长安的方向赶去。

  入了春明门,周钧先朝平康坊的方向赶去。

  刚入平康坊北里的场院,周钧的那匹乌孙马,一声嘶鸣,引来了一众人的围观。

  有坊丁认出了周钧的脸,连忙跑过来唱了个喏,开口道了一声周主事。

  周钧牵着马,走到院场的曲门,朝坊丁问道:“解琴今日可在?”

  坊丁回道:“解都知今日去了教坊。”

  周钧一愣,来的倒是不凑巧,解琴居然不在。

  想了想,周钧又问道:“宋都知呢?”

  坊丁:“宋都知在,不过她已经不见客了。”

  周钧:“不见客?为何?”

  坊丁:“宋都知已经向假母说了身,赎身钱也交了,听说很快便要离开北里。”

  周钧恍然,宋若娥有个指腹为婚的钟家小郎,眼下怕是正在准备嫁过去的事宜,这种时候自然不会继续见客了。

  将马寄在坊厩之中,周钧进了中里,去寻宋若娥。

  到了宋若娥居住的小院,周钧敲响了院门。

  不一会儿,门内传来一个婢子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