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夸夸其谈_大宋:重生武大郎,逆袭成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暴力手段的话,那咱们,也应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只有在战场之上,将咱们的赫赫凶名打出来,那么金国以及辽国才会惧怕咱们。”

  “进而迫使他们,在跟我们议事的时候,能给予我们相对平等的待遇。”

  “若不如此的话,像今天这种,对于我国子民的肆意斩杀,恐怕以后,非但不会有任何减少的迹象,反而只会更多。”

  直到此刻,赵佶以及满朝文武大臣们,才终于明白,武植的心中是个什么想法。

  武植最开始的那些,只不过是在说反话罢了。可是那个孔有道,却对武植的这套说辞,颇为不屑。

  “我们堂堂大宋朝,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

  “若是胡乱地对他国大动干戈,那岂不是辱没了礼仪之邦这个称呼了?”

  “更何况,古人有云,上兵伐谋。”

  “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解决两国纷争的最优手段。”

  “所以老臣,一直都认为,我朝在面对此类问题的时候,还是应该以和为主。”

  “试想一下,若是以几个说客,就能化解一场两国之间的兵祸。”

  “这,岂不就是两国之福吗?”

  刚刚,端坐在龙椅之上的赵佶,还被武植那一番说辞说动了呢。

  可是仅仅只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他的思路,就被孔有道的说辞牵着走了。

  一下子就认为,孔有道的这套说法,好似比武植刚刚的那套说辞,更加地可靠一些。

  而实施起来,也更加的容易。

  并且,和谈这种方式,也不会带来兵士的伤亡。

  这样一来,他甚至连抚恤金,都不用出了。

  至于省下来的那些银两嘛,继续为他多修建一两座园林,那岂不是更好?

  而武植对于孔有道的那番说辞,那是相当的嗤之以鼻。

  因为在他看来,这个孔老头,很明显就是读书读傻了。

  而他为了反驳孔有道的这番说辞,也想到了一个,极其生动的比喻形式。

  只见他,先是一脸笑意地走到了孔有道的身旁,随后,又一脸玩味地瞅着他。

  “孔老大人,你刚刚的那番说辞,看似有理有节,其实荒唐得很呀。”

  当武植说到这里的时候,便转头,看向了一脸不解的赵佶。

  “所以官家,这条方案,万万不可予以采纳。”

  “否则,后患无穷。”

  当孔有道,听闻武植的这套说辞之后,顿时就不干了。

  随后,便提起了他那略微颤抖的右手,指着泰然自若的武植。

  “区区黄口小儿罢了,又怎晓得这种国家大事?”

  武植眼珠一转。

  “听孔大人这意思,莫非是在质疑我分析问题的能力了?”

  孔有道把嘴一撇,扭过头去,不去看他。

  “哼,还算你这小儿,有些自知之明。”

  武植心中暗笑了一声。

  我特么就等你说出这句话呢,没想到你这老头,还真配合我。

  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跟你客气了。

  武植清了清嗓子,眉头微皱。

  似是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着。

  “想必刚才,满朝文武都已经听到了。”

  “我之所以会来到这里,完全就是官家,让那盛公公把我叫过来的。”

  “至于原因嘛,则是因为官家见我才思敏捷,分析问题的角度惊奇,于是便想叫我来帮他分析一下,面前这个难题。”

  “而想必刚才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已经听到了。”

  “这个孔老大人,又是怎么说我的?”

  “说我区区黄口小儿,不配谈论这种国家大事。”

  “那若是按照孔老大人的说法,岂不就是在质疑官家的眼光有问题了?”

  “我在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得到过官家肯定的,而这位孔老大人,却要在此时,如此的质疑于我。”

  “这,不就等同于孔老大人,在质疑官家的识人眼光了吗?”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