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9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_汉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期的战争型态分为车战、步战与骑战三个过程,春秋中期之前以车战为主,战国时期则以步战代之,秦至汉初逐渐转为以骑兵主导战场。

  商朝的步兵单位采十进位制,称“什”(战车甲士则以三人为一单位),此制延续至周初,之后以五人为一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伍”,每五个“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个方阵,称“两”。

  “两”即是最基本的战术编组,在每一伍中,成员彼此熟悉,平时一起下田劳动,战时互相呼应支援,这是生死与共的紧密关系,也形成了军队牢不可破的基础。

  伍并不单凭个人的技艺或体能,它是一个组织化的武装力量,个人发挥手中兵器的最大效能,而达到最高的整体战力。

  “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短兵在前,长兵在后,分别是:戈手、戟手、矛手、殳手、弓手,其中戈和戟、矛和殳是可以互换的,前四人所持的兵器足以互相支援,戈最短而殳最长,最后的弓手以前四人为纵深,可以不断地以箭射远,同时指挥全伍。

  这些步卒是都佩有铜剑的,可在近身肉搏时用以刺杀敌人。

  战争形态的变化,也影响着武器得发展。

  战国时期的工匠以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能充分的掌握冶炼青铜的技术,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铜与铅、锡比例也有所不同。

  “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齐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齐金而锡居二,谓之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中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之说,其实是指十八种兵器。

  一般是指弓、弩、枪、棍、刀、剑、矛、盾、斧、钺、戟、殳、鞭、锏、锤、叉、钯、戈。

  短兵器所谓短兵器,是指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常人的眉际,分量较轻,使用时常单手握持的兵器。

  最常见的短兵器是刀和剑。

  长兵器中最常见的长兵器是枪、棍、大刀三种。

  索击类暗器有绳镖、流星锤、狼牙锤、龙须钩、飞爪、软鞭、锦套索、铁莲花等。

  其中环首刀,是现在军中最常见的兵刃。

  直身而单刃,剑首成扁圆的环形,一般称之为“环首铁刀”,没有明显的剑格,柄以木片夹束,再紧缚粗绳。

  因汉代骑兵地位的上升,加之环首刀长于砍劈而迅速地取代长剑。

  而中军要求最多的,自然就是环首刀了。

  既然要掌管中军兵刃铸造,王生自然是要到将作监来的。

  将作监在城南,临近洛水的一片作坊群皆是将作监的产业。

  自然,这将作监,也可以说是少府的产业。

  王生一踏入这将作监,这琳琅满目的兵刃,便是王生见过了世面,见到此处,还是不禁微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