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1章 二老不必自责_重生之逆流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硬,呆板,根本没法看。

  而真的画,看看过去栩栩如生,就跟真的一样,无论是雪,还是干枯的树枝,以及其它的景色,都活灵活现的,上面还有宋徽宗的亲笔题名呢!

  王维的画流传下来的本就不多,这副画还保存的如此完整清晰,实属罕见了。

  以前我也听过画中画一说,但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画中画,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这位装裱大师,技艺太高超了,如果不是这位李先生,咱们谁也不能发现这其中的奥妙。

  刘鸿恩其中一个孙子,忍不住惊呼道,话语间,满是对李义阳的敬佩。

  真没想到,李后生看着如此的年轻,鉴宝能力却这么厉害,能发现我都发现不了问题,实在是惭愧。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前浪推后浪,真是后生可畏啊,不得不服。

  刘鸿恩由衷道,他虽然一直和文物打交道,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现象,画里藏画,实在叫他大开眼界。

  郑舜尧也是老脸一红,这辈子他就没这么尴尬过。

  小李刚刚的事,是我断章取义了,竟没看出来这是一副画中画,还望你不要和我们一般见识。

  李义阳不在意的笑着道:“二老不必自责,这装裱师父的功夫确实很强,不仔细看真的很难发现。”

  那请问你是怎么看出这副画的裱框暗藏玄机的,如果不是你亲自裁剪这副画,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永远不会知道这副画的真实面目。刘鸿恩好奇的问道,这也是所有人都好奇的事。

  李义阳解释:一般人鉴定,都在画上面,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裱上去。

  我这人向来比较仔细,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于是这才注意到,这副画的卷轴部分。

  能用这种卷轴装裱的工艺,一般是在苏州,惠州以及南京那边流露出来,这个应该就是华夏战乱前时期的一种装裱工艺,也就是仿照古人的装裱手法。

  这样做,也是为了将名贵的字画藏余其中,不被人发现。

  “可你又如何,确定里面的这幅就一定是真迹呢?”郑舜尧问。

  “其实这也有赌的成分在,我当时注意到这情况的时候,想到的人如此煞费苦心的藏画,里面必然是无比珍贵的字画。

  于是我就花了二十六万将这幅画拍了下来,就算不是王维的真迹,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退一万步来讲,哪怕里面不是什么珍贵的字画,我也只不过是损失了二十六万而已。

  可一旦是真的,那我就赚大了。

  现在看来,我是赌赢了。”

  郑舜尧佩服的五体投地:原来如此,小李果真是慧眼如炬,如果不是你发现其中的猫腻,这幅画还不知道多久才能问世于青天。

  不知不觉,他对李义阳的称呼,也由你变成了小李,可见他对李义阳,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今日我算是大开眼界了,李后生,你不仅在鉴定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就连揭裱的手法都如此的熟练,后生可畏用在你身上,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刘鸿恩此刻还是无法平静。

  郑舜尧则激动的站在王维《春溪图》前,认真的观赏这幅绝世佳作。

  “小李既然你找到了我,就说明你已经打算将画转让给我,不知道你准备以多少钱的价格转让。”

  他一边问,一边拿放大镜,对着画中的细枝末节观赏了起来。

  不愧是世人称赞的《春溪图》,一笔一画都刻入了不一样的灵魂。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