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266银耳的大小_宋檀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促,实际上爷爷家院子还是挺大的。

  但问题是,赶上山上的银耳如今也可以大面积采摘了,他们得抓紧采摘晾晒。

  一层一层摞起来晒着,也得有个空间不是?这么一来,就不方便留饭了。

  还有木耳,长得要稍微慢些。但宋檀估计,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

  哎呀呀,夏天,可当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一大家子人全部挤进自己的老宅中,最高兴的反而是宋有德和王丽芬。

  他俩还是老思想,总觉得一家子人热热闹闹最好,偏偏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小儿子宋三成结婚后,这个家就都分出去了。

  两口子在一起住,自在是自在,但有时候也难免会念着孩子们。

  如今宋檀那边盖新家,暂时住到这里来,他们可半点不觉得吵呢。

  按宋有德的话说:“这是家里人气鼎盛,明摆着要兴旺啊!”

  不过在兴旺之前,他还得骑着自己的老年电瓶车,一趟一趟的往山里头跑。

  眼见着他又一次骑着自己的小车,呼啸着从长长的斜坡上下来,而后熟门熟路的拐进自家院子。

  宋檀忍不住心头一跳!

  这老爷子,有个车都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

  那原本是给奶奶留的专座上,正放着一个大箩筐,里头满满当当都是刚采摘的银耳。

  看得她不由无奈:“爷爷,我张伯不是开着三轮车吗?不用你忙活。”

  “那怎么能行?”

  宋有德可不服老:“他那三轮车是三轮车,咱这银耳长了那么多,我反正闲着也没事,骑着车子跑跑怎么了?”

  这车子如今村里独一份,可拉风了!一个个小老头眼珠子都馋的发绿,宋有德每次骑车都带风!

  虽说载货不如张旺家那个小三轮多,但日常田间地头拉点什么,可实在太方便了。

  宋檀:……行吧,你开心就好。

  她也不在劝,只是低头打量着筐子里的银耳。

  山间放肆生长的麻栗树上的银耳,接受过阳光雨露,此刻已经完完全全的展开了乳白剔透的“花瓣”。

  只有这样成熟的,才会被采摘下来。

  张燕平蹲下来瞧了瞧,纳闷道:

  “我还以为你种什么都好呢!我看这银耳就不大行。人家那古田银耳你看到没有?我手巴掌张开都包不住一朵!那么大那么圆,那么白净!”

  七表爷正在旁边休息,闻言瞟了他一眼:“你会吃个什么呀?”

  “这树干上长的银耳,菌种点的也小,生命力就强。靠日头靠风水的。”

  “天生天养的,它就这么大,也不标准。”

  “反而是人家现在搞大棚,科学种植什么规模化的,那种靠菌棒密密麻麻一种一间屋的,那个才规整,又圆又大。”

  “但问题是不好吃啊。”

  张燕平:……其实他没觉得有啥不一样,不都是弄碎了炖汤吗?

  他偷偷嘀咕着,到底不敢在大厨面前放肆,七表爷却已经知道他猜出了什么,这会儿哼笑一声:

  “你呀,还是好东西吃少了,你就说大棚里的菜和田间地头里的菜,一个有菜味,一个没菜味,那就是不一样!”

  这话宋有德可真赞成:“大冬天上街买菜,死贵不说,还没那个味道。”

  但要说是什么味道吧,他们也说不出来,就是菜味。

  稍等,还有。

  椴木银耳和普通银耳,价格不是一回事。按克的。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