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束脩(上)_缥缈·阎浮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摇头晃脑地吟道:“一只猫,两只猫,三只四只五只猫,一起蹦蹦跳。书呆子,爷这诗怎么样?”

  “狗屁不通。”元曜道。

  “哦。”离奴不高兴地道。

  从此,只要元曜没有出门,司风天天傍晚来缥缈阁学习两个时辰,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它虽然悟性不好,但贵在坚持与用心,倒也一天一天在进步。

  元曜贯彻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4)的精神,并不强行给司风灌输诗赋,而是以启发它思考为主,调动它的学习积极性,让它自己思考和探索。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司风渐渐地通晓了声律,竟然能写出诗了。

  “天光澹澹接水色,兰裙依依翻碧荷。

  孤影归棹斜阳里,天涯飘零销魂客。”

  元曜皱眉道:“虽然平仄不对,但能写成这样也不错了。小生给你拆解一下,你领悟一下平仄入律,改一改。”

  元曜耐心地给司风拆解这首诗,司风用心地听着,眼神一会儿迷茫,一会儿清醒。

  离奴也拿了一张纸,一支毛笔,在回廊下写诗。

  “月下一只猫,树上两只猫,一共几只猫?应该三只猫。书呆子,爷这次总算写通了吧?”

  元曜冷汗,道:“离奴老弟,你这次是七窍通了六窍。”

  离奴觉得七窍通了六窍已经很不错了,开心地笑了。

  白姬一边喝酒,一边看佛经,忙里偷闲地道:“离奴,七窍通了六窍是一窍不通。轩之的意思是你这次写的跟上次写的也没区别。”

  离奴一听,把笔一摔,骂道:“什么破诗,爷不写了!”

  司风很认真地继续学习,直到月上中天,才告辞离去。

  注释:(1)襄半夏:药材名。襄州特产。

  (2)束脩:一捆干肉,古代学生送给老师的酬礼。

  (3)四声八病:南北朝时期发现并运用于诗歌创作的声律要求。

  (4)出自《礼记·学记》,作者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乐正克,乐正克是孟子的学生。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