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0章:电子产业促进基金_四合院之工业智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贷款,而这些年轻人必须根据贷款条件的不同在电子产业促进基金的合作企业中工作够规定的年限。

  当然工作的时候的工资标准会参照市面上的来,不会存在压榨这些年轻人情况。

  如果到时这些年轻人不愿意到基金会指定的企业工作,那么这将按照违约处理,到时他们只需要支付规定的违约金就可以自行择业了。

  另外这个电子产业促进基金的规模也不会很大,前期我最多也就投个一二十万美元试试水,看一下运作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所以也就用不着麻烦华夏会馆。

  当然在汪先生面前我也不妨直说,我是不太愿意让华夏会馆参与进来的,因为这只是一个生意,考虑的是投入与产出。

  另外华夏会馆的模式太过保守了,虽然开在牙美利尖,但是它的行为模式还是按照纯粹的华夏模式来运营。

  我倒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因为只要对在牙美利尖华人的历史有了解的都知道,他们确实干了不少对咱们华人有用的事。

  那些刚来到牙美利尖的华人基本上绝大多数都受到过他们的帮助,客死他乡的华人不知多少是因为他们才骸骨归乡。

  但是在牙美利尖就要有符合牙美利尖模式的做法,起码我现在还没看到咱们华人地位上来,而我现在做的就是要与其他人抢赛道,所以我认为还是我自己来做比较稳妥。”

  在听到许国说的初期投入资金的时候汪安全就知道这个电子产业促进基金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也绝对不小。

  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上牙美利尖的普通工人工资水平也才两千左右一年,所以一二十万美元基本上相当于50到100人的年收入了。

  有了这笔钱资助十几二十个年轻人上大学应该是初步够用了,再说不借助华夏会馆的帮助,现找还不一定能够找出这么多合适的苗子,这笔资金的大部分说不定还要用来从高中阶段开始资助起走。

  “这样的话的确是用不到华夏会馆的帮助,就是不知道许先生往后是怎么打算的?如果试水顺利后面会不会加大资金投入,如果加大投入那么投入资金量又会是多少。

  在没有搞明白这个事情之前,不好做计划,毕竟读书学习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上大学一般都要四年左右。

  如果还有后续求学计划,如果没有奖学金,又有可能需要追加投入。”

  许国想了想后才回答道。

  “后续说不准,如果这个模式还可行的话,后续四到五年我应该会每年投入50~100万美元的样子,到时第一批毕业的人员也应该在逐步还款了。”

  不得不说许国的这个回答把汪安全给震住了,他很是认真地在想华人圈子里什么时候出现了这等富豪人物,可是仔细回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到许国到底是哪个家族的公子哥。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