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9章 半调子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她平时从未主动问过。

  但是,刚刚担忧探春远嫁的也是她。

  此时听闻,自然是又有些惊喜,又难免有些狐疑起来。

  好在,冯一博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

  “对啊!”

  他理直气壮的点头。

  从冯一博这里得到确认,宝钗倒是没再往深处想。

  探春未来的夫婿和她有共同的爱好,让她不由欣慰的道:

  “所以三妹妹将来去了东海,也不愁没有伴儿。”

  几人落座之后,黛玉的目光就再离开冯一博的身上。

  此时听到冯一博说东海郡好作诗,便好奇道:

  “可有佳作传世?”

  “献土归附那次倒是有的。”

  冯一博想都没想,就又将那首半调子的大风歌拿了出来。

  “巨舰开兮装满粮,心系大魏兮是故乡。”

  “数英雄兮黑龙王,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三女听完之后,不由面面相觑。

  还是黛玉最先忍不住,出言夸赞道:

  “这是仿汉高祖的《大风歌》而作,气魄上倒是不输原作!”

  她听完之后,就被这诗的气魄所慑。

  这番夸赞倒也发自真心。

  宝钗闻言,也跟着点头,赞道:

  “最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他当年所言,如今都已经兑现,足可见这位东海郡王的心志之坚定了!以楚调明志,以吞扶桑完志,确实称得上是真英雄!”

  黛玉夸的是气魄,宝钗就点出了志向。

  不论什么时候,一个不忘初心的人都值得敬佩。

  更何况,这位东海郡王不仅不忘初心。

  还在多年努力后,成功兑现了初心。

  这样心志坚定之人,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说是英雄毫不为过。

  两人都给出了点评后,压力就给到了妙玉这边。

  她憋了半天,只吐出一句:

  “可这是楚调,不是诗。”

  “咯咯咯!”

  两女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东海郡王这诗的《大风歌》痕迹很重,她们自然都能一眼就能看出俩。

  而且,这诗的气魄有了,却也多少带着一丝滑稽。

  《大风歌》是楚调的底子,格律并不统一。

  其实就是有感而发,吼两嗓子的调调。

  类似的,还有项羽的《垓下歌》。

  但这位东海郡王所作的,显然参照了《大风歌》的词。

  却又和大风歌的格律迥然不同。

  这在懂楚调的人眼里,就真真是个半调子了!

  宝钗和黛玉笑的,也不是写的不好,正是这个原因。

  不过,诗也好,调也罢。

  到底朗朗上口,又胜在气魄。

  因此,几人笑几声就作罢了。

  只是笑完之后,宝钗难免又有些惆怅,叹道:

  “这样看来,三妹妹至少不会没机会作诗了,就是可能还要教人作诗。”

  从这首打油诗的水平,就能看出东海郡王不通格律。

  若是真的喜欢作诗,怕是要从头学起。

  妙玉也点点头,不无担忧的道:

  “就是不知道,贾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