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5章 什么是自由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只要是从海上来的异族人。

  大魏就认作是福朗思牙的。

  甚至对这个国家的位置,都众说纷纭。

  主流的说法是,最开始的时候,这些占据了满剌加,驱逐了那里的国王。

  并借此和大魏进行朝贡贸易。

  后来随着逐渐对其加深了解,才知其国处于西海之西。

  因此大魏官方又在其前面加上“海西”二字,以表其国家的位置。

  不过对于那边的实际情况,大魏知道的并不清楚。

  甚至只要是海西过来的,都被当成是一个国家的。

  说起福朗思牙这个称呼,可能还觉得有些陌生。

  但冯一博经过研究之后,还有个重大发现。

  福朗思牙,在闽越那边叫“佛郎机”。

  有记录可查的,最开始福朗思牙来人。

  就是在闽越那边登陆。

  首次翻译过来的名称,可能带有闽越口音。

  这就好比Holmes,本来可以直译为霍尔摩斯。

  但传说就一位闽地文豪,首译的时候。

  把他翻译成了“福尔摩斯”。

  所以这个名字就流传至今。

  虽然这可能只是个梗,但现实中,据说很多翻译真就是这么来的。

  闽越那边管这些人叫“佛郎机”,到了别处又被翻译成了福朗思牙。

  冯一博猜测,这可能是-cia的读音。

  在闽越那边被简读成了【ki】,把【a】的音缩略了。

  于是直译为“佛郎机”。

  在别处又读成了【si】,后面还有【a】的音。

  直译就是“福朗思牙”。

  当然,这都是冯一博的猜测。

  并没有具体资料的纪录。

  对于海外诸国,大魏的资料有限的紧。

  叫佛郎机,或者福朗思牙,还算好的。

  很多朝臣对海西诸国,都笼统的称呼“西海”。

  或者“西海沿子”。

  对那里来的人,也统称为“海夷”。

  除了把海外的新鲜事物,诸如钟表、洋缎、洋药之类。

  当做“奇淫技巧”引进了一些。

  对其国家并不重视。

  只当做一群刚开化的野人罢了。

  在他们想来,大致就比生番好些。

  但也有限。

  再加上,这个时代还没有“外交无小事”的观念。

  因此,这样一个国家的使节团,被民兵打了。

  对于内阁来说,只是鸡毛蒜皮的事。

  这种小事,交给以为专门负责海外事务。

  正五品的郎中足够了。

  冯一博带了通译,就来到鸿胪寺的四夷馆。

  这些自称海西福朗思牙的使节,就住在此处。

  等两边按照礼节进行会面,对方的代表就立刻提出自己的诉求。

  “尊贵的冯先生!我谨代表福朗思牙官方,向大魏提出抗议!”

  两边已经进行了自我介绍,对方对于郎中这个官位无法理解。

  只能大致当做伯爵一类。

  这位名为乔治·史塔克的代表一脸傲气,又道:

  “你们的人在流求驱逐我们,阻止我们在流求驻扎。”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