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四章漫长的一夜(二)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崇祯皇帝暴怒大叫着,他此刻的脸庞,扭曲而疯狂。

  “抗旨不遵?”周皇后檀口微张,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

  “哼,朕让他前去拯救德王皇叔,他居然不听从朕的旨意,一意孤行前去追赶皇太极,朕连下了三道圣旨,他方才勉为其难地派出了两千骑兵前去拯救皇叔,两千骑兵!这点兵力能干什么!岂能救出皇叔?他这是在敷衍朕!他这是在藐视朕!朕,要处罚他!”说到最后,崇祯皇帝已然是声色俱厉。

  周皇后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皇帝,这时的崇祯,让她突然感觉非常的陌生,陌生得像一个初次见面之人,这还是那个睿智,贤明,温和而宽宏大量的皇帝吗?

  震惊的周皇后,狂怒中的崇祯,一时之间两人谁也说不出话来。

  乾清宫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半晌之后,周皇后看着崇祯皇帝,缓缓站起,“皇上,臣妾虽是妇道人家,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却也分得清事物的轻重缓急,孰轻孰重,皇上,臣妾听闻赵无忌追赶皇太极,乃是为了拯救那五十万被清军劫掠而去的民众百姓,他这,他这又何错之有?”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而君为轻,臣妾觉得,赵无忌放弃皇叔不救,而是去拯救五十万民众百姓,正是符合圣人之道,并无任何不妥之处,请皇上三思。”周皇后迎着崇祯那愤怒的目光,温和但是坚定地说道。

  “……”崇祯一时语塞。

  是的,周皇后说的没错,历朝历代的贤明君王,无不奉此为金科玉律,大明满朝文武大臣,将儒家的孔子奉为至圣先师,而将孟子奉为亚圣,圣人的思想体系都是一脉相承,道理相同。

  便是崇祯贵为天子,也不能质疑圣人之道,更不能否定圣人说过的话,否则不止是满朝文武,便是全天下的儒生,都会因此视崇祯如寇仇。

  崇祯明白,自己或许可以有这个想法,但是万万不能拿这个理由去处罚赵无忌,民重君轻这是每一个儒家士子的共识和根本观念,自己若是以此为由,处罚赵无忌,只会引火烧身,自取其辱。

  到时所有的朝臣,天下的士子,都会坚定地站在赵无忌一方,而把崇祯看成是不遵圣人之道的昏君,口诛笔伐。

  电光火石之间,崇祯心中便有计较,他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副沉痛之色,“别人不理解朕,难道连皇后都不理解朕吗?朕岂是那种为了皇叔,而不顾百姓生死的昏君?”

  崇祯皇帝转过身去,微微抬首,看向天空,在夜色中,他的身影是那么的孤寂,还带着深深的悲怆之态。

  “朕之所以生赵无忌的气,之所以发这么大的火,乃是因为,乃是因为,朕做的这一切,其实是在回护他,朕岂是那种小鸡肚肠的人!”崇祯的背影,充满了不被人

  请收藏:https://m.rugu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